如果稀土是美国产的,特朗普连点渣子都不会给中国,只要是西方国家有,中国没有,中国要想得到,必须接受苛刻的要求,价格贵的离谱,还要接受各种各样的刁难,才能得到。 必须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好好上一课,求人要拿出求人的态度来,想要稀土,还拽的跟二五八万一样,你又不是我儿子,我何必惯你毛病啊,有些事也不是不能谈,想要稀土可以,必须能拿出诚意,否则免谈。 这种态度背后,藏着中国在稀土领域从被动到主动的数十年博弈史。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70%以上,但因缺乏产业整合,各地企业为争夺市场竞相压价,导致稀土卖出“白菜价”,而美、日、欧等国则趁机大量进口储备,甚至关闭本土稀土矿,完全依赖中国供应。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稀土均价仅为每公斤十几美元,中国虽贡献了绝大部分产量,却几乎没有定价权,这种“资源富集却利益贫瘠”的局面持续了近20年。 随着中国对稀土战略价值的认知加深,2011年后开始推进产业改革,通过整合矿山、规范开采、提升环保标准等措施,逐步掌握稀土产业链主导权。如今中国不仅控制全球59%的稀土储量和60%以上的产量,更在稀土加工领域占据绝对优势——全球90%以上的稀土分离提纯产能集中在中国,美、日等国即便拥有稀土矿,也需将原矿运到中国加工才能制成可用的稀土材料。这种“上游储量+中游加工”的双重优势,让中国在稀土博弈中彻底扭转了过去的被动地位。 美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早已深入其关键产业命脉。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报告,美国国内稀土消费量中80%以上依赖进口,而这些进口稀土中,超60%经中国加工后进入美国市场,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智能手机芯片、F-35战斗机发动机等领域。2023年美国曾试图推动“稀土供应链本土化”,计划在亚利桑那州建设稀土加工厂,但因技术瓶颈和环保争议,投产时间多次推迟,短期内仍无法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反观中国,近年来持续推动稀土产业升级,不仅在加工技术上不断突破,更在稀土应用领域加大研发投入,从“卖资源”向“卖技术、卖产品”转型。2024年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占全球85%,这种关键材料是新能源汽车电机、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件,美、欧新能源企业若想降低成本、提升产能,就必须依赖中国的稀土永磁产品。这种产业链的深度绑定,让中国在稀土谈判中拥有了实实在在的底气。 从过去“被刁难”到如今“讲诚意”,中国对稀土的态度转变,本质上是国家产业实力和战略思维的升级。西方国家习惯了过去中国的被动让利,如今面对中国的合理诉求,仍摆出傲慢姿态,显然不符合当前的全球产业格局。稀土作为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其分配本应遵循公平互利原则,而非一方对另一方的单方面索取。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全美沦陷!中国稀土新规第九天,美爆发700万人示威,要川普下台10月18日,
【27评论】【3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