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熟人杀猪!”浙江台州,女子花16万找老同学操办婚庆,老同学承诺16万做出20多万的效果,保证物有所值!可是万万没想到,婚礼现场非常廉价,连一朵真花都没有!后来才知道,老同学外包给别人5万6,直接吃回扣!! 这位找老同学办婚礼的女子,是台州本地的上班族林晓(化名),和老同学张强(化名)是高中同班同学。 上学时两人还一起搭档过运动会的接力赛,毕业后虽不常见面,但逢年过节总会互相问候,朋友圈里也常给对方点赞。 去年林晓定了婚期,愁着找婚庆公司,翻朋友圈看到张强在做婚庆策划,还晒过不少“高端婚礼”的照片,没多想就主动联系了他。 张强接了这活,拍着胸脯跟林晓保证:“都是老同学,我还能坑你?16万给你按20万的标准来,舞台用进口白玫瑰搭花墙,LED屏是高清无缝的,摄影团队是跟过明星活动的,到时候保准让你和亲戚朋友都满意。” 林晓听着这话,又想起上学时张强靠谱的样子,当场就转了5万定金,连详细的物料清单都没要——她觉得“熟人办事,没必要这么生分”。 婚礼当天,林晓穿着婚纱走进酒店宴会厅,一眼就愣了。说好的白玫瑰墙,变成了塑料假花,花瓣边缘还沾着灰; LED屏是拼接的,中间有条明显的黑缝,播放的预告片还卡了好几次;摄影师就带了个普通相机,连补光灯都没拿,拍出来的照片要么背光要么模糊。 亲戚们私下议论“这婚礼看着也就几万块的水平”,林晓强忍着眼泪走完流程,连敬酒时都笑不出来。 真正戳破真相的,是婚礼结束后收拾场地时。林晓听到两个工作人员聊天,说“这活5万6接的,老板还嫌赚少了”,她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拉住其中一个问情况。 对方没多想,说这婚礼是张强从外面找的小工作室外包的,他们只是来帮忙搭建的,所有物料都是最便宜的款。 林晓拿着这话找张强对质,一开始张强还抵赖,说“工作人员不懂瞎说”,直到林晓拿出录音,他才垮了脸,承认自己怕麻烦,找了熟人的小作坊外包,剩下的钱都进了自己腰包。 林晓说,最让她难受的不是钱,是那份被辜负的信任。 “我宁愿找陌生公司,就算不满意还能光明正大维权,可他是老同学啊,我连合同里的明细都没细问,就信了他的话。” 后来林晓找了消协,又咨询了律师,张强在证据面前没办法,退了8万多块钱,但婚礼留下的遗憾补不回来——那些模糊的照片、塑料的假花,还有亲戚朋友的议论,成了林晓心里过不去的坎。 其实这种“熟人杀猪”的事,在婚庆行业不算少见。不少人觉得找熟人办事“放心、省心”,却忘了“熟人”也可能利用这份信任钻空子:前期用漂亮的效果图画饼,签合同的时候故意模糊物料品牌、规格,等收了钱就找低成本的外包团队,把差价揣进自己口袋。 而受害者往往因为“碍于情面”,一开始不好意思追问细节,等发现问题时,要么已经来不及,要么维权时还得顾及“同学情、朋友情”,反而更被动。 不是说不能找熟人办事,而是不管关系多好,涉及到钱和重要事务时,该有的规矩不能少。 比如办婚庆,得要详细的物料清单,注明鲜花品种、设备型号、团队资质;签合同要写清楚违约责任,万一出现货不对板该怎么赔偿;付款时留好凭证,不要私下转账不留记录。 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但不能成为“被宰”的理由,只有把丑话说在前面,把细节落到纸上,才能避免“熟人”变成“仇人”。 一场婚礼的意义,在于记录幸福的瞬间,而不是让信任变成遗憾的导火索。希望林晓的经历能给大家提个醒:不管办什么事,理性永远要比“情面”重要,别让一时的放心,换来长久的糟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吃饱了撑的?”浙江诸暨,男子平时喜欢黄金,便用专门定做了一根黄金吸管,平时用来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