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传来大消息,普京停火条件曝光,又降低了!俄罗斯从乌军必须撤离乌东四州,变成只需要撤离顿涅茨克州! 普京在与特朗普的电话当中,已经确认,俄罗斯的停战条件,必须全部获得顿涅茨克州全境。这也就是说,俄罗斯的停战条件大幅度下降了。 其实顿涅茨克这地方的特殊分量,早就为这次条件调整埋下了伏笔。它本来就是乌克兰的传统工业核心,过去煤炭、钢铁产量常年占乌克兰头把交椅,还散布着不少军工企业,铁路、公路运输网也铺得特别全,1998年设的经济特区更是让它成了区域里的经济枢纽。 更关键的是人口底子,到2025年,顿涅茨克都市区还有87.6万居民,而且这里主要说俄语,俄罗斯族占比特别高;从2014年开始就有了稳定的亲俄武装。 2022年正式并入俄罗斯后,当地已经实行了快三年的战时状态,老百姓对俄罗斯的认同感,比另外三个州强多了。 对俄罗斯来说,攥住这里既能守住工业命脉,又能靠着民心基础把治理落地,比分散精力去维持另外三州的控制要划算得多。 战场的实际情况,更让这种收缩成了必然选择。俄军在顿涅茨克倒是一直保持着推进的劲头,2025年8月那一周就拿下了7个居民点,同一时间还击落了2134架乌军无人机,但要拿全境还是得把力量攥紧了用。 2024年2月打下来阿夫杰耶夫卡的时候,俄军派了苏-34战机,每天扔60到80枚滑翔制导炸弹,才把对方防线撕开个口子,能看出来就算是占优势的区域,攻坚也没那么容易。 再看另外三州,卢甘斯克那边拉锯战一直耗着兵力,赫尔松州因为第聂伯河挡着,补给总出问题,扎波罗热的核电站周边更是碰不得的敏感地带,再分散兵力去追四州的目标,实在不现实。 俄国防部有数据,就2025年11月一个月,乌军在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方向就损失了8300多人,俄军虽说占着上风,但长期多线作战,伤亡堆起来也扛不住。 经济压力早就是绕不开的坎儿了。普京在2024年底签的2025年预算里写得明明白白,国防开支已经涨到13.5万亿卢布,比前一年足足涨了快30%,可全年预算还是有0.5%的赤字,到2027年赤字还得升到1.1%,所有缺钱的地方,都得靠国内借钱来补。 战争拖得越久,这压力就越明显——俄军常用的滑翔炸弹虽说叫“低成本精确武器”,可一天扔几十枚,积少成多也是笔巨款,更别说“龟壳坦克”这类战场改装背后,装备损耗的成本也不少。 把目标收缩到顿涅茨克,战线能缩短,补给线也能优化,直接就能少花点维持占领的军费,对现在正使劲平衡国防投入和民生支出的俄罗斯财政来说,这是最实在的办法。 国际上的微妙变化,也推着俄罗斯做了这个调整。特朗普的态度让俄罗斯看到了停火的机会,这次电话里确认条件,说白了就是借着美方的立场给乌克兰施压。 毕竟西方给乌克兰的援助,势头已经弱下来了,2025年2月的数据能看出来,美国给乌克兰的31辆M1主战坦克,已经有19辆被打坏了,乌军装备损耗的速度,比补上来的速度快多了。 俄罗斯心里门儿清,这会儿把条件聚焦到顿涅茨克,既保住了“捍卫入俄领土”的核心立场,又给美方留了斡旋的空间,比死扛着四州的条件更容易打破僵局。 这种调整可不是服软,是算得明明白白后的战略收缩——就像2022年俄乌谈判时,俄罗斯用打促谈的思路,现在不过是换了个更贴合现实的目标而已。 俄军在顿涅茨克实际控制的优势,也让这个条件有了落地的可能。从2022年签了入俄条约到2025年一直在推进,俄军已经控制了这个州大部分关键城镇,连捷尔任斯基市这种战略要地都拿下来了,乌军的防线都出了缺口。 反观另外三州,还有不少区域在来回拉锯,硬要乌军全部撤离,根本不现实。 选顿涅茨克全境当底线,既符合“把实际控制的区域合法化”的逻辑,又能靠着战场优势逼着乌军让步,这种“退一步找机会”的策略,比之前的强硬立场,可执行性强多了。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