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忍的时候,中美打不起来。中国不忍的时候,中美有打起来的风险。但中国忍了你美国几十年,把中国习惯当成日本韩国了,还是把中国习惯当成法国德国了? 中国对美国的 “忍耐” 不是一天两天了,从建交到现在几十年,这种忍耐都是有实际依据的。刚建交的时候,1979 年中美贸易额才 25 亿美元,到 2017 年就涨到了 5837 亿美元,是原来的 233 倍。 这期间美国不是没找过麻烦,但中国一直抱着协商的态度。比如 2018 年美国开始加征关税、搞技术限制,中国还是跟他们谈了十几轮,哪怕美国出尔反尔,中国也没立刻强硬反击,就是想保住双方的合作大局。 这种忍耐让美国产生了误判,好像觉得中国跟日本、韩国一样,会一直妥协。可日本和韩国跟中国不一样,他们的安全得靠美国保护,境内都有美军基地,美国说什么,他们很难真正硬气。 比如美国要限制某个技术出口,日韩就算不情愿,最后大多还是会跟着做。法国和德国虽然是欧洲大国,但在很多事情上也得看美国脸色,他们的汽车、科技产业跟美国绑定深,真遇到分歧,往往会找折中办法,不会跟美国硬顶。 美国就是把中国的忍耐当成了这种妥协,觉得随便怎么施压,中国都会忍。2025 年 9 月,美国又出了新规,把受限的中国企业扩到几千家,连子公司都不放过,想卡住中国的技术渠道。 他们觉得中国还会像以前一样低调处理,可这次中国没忍。国庆假期一过,就出台了稀土管制措施,还对美国船舶收特别费用,把 13 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清单。 这不是中国要挑事,而是美国踩了底线。稀土这东西,中国占了全球 90% 的加工能力,美国的战斗机、电动汽车都离不开。以前中国从没想过用这个施压,就算美国多次搞技术封锁,也没动过稀土。但这次美国把路堵死了,中国才出手回应。美国没想到中国会来这么快的反击,特朗普一开始说要对所有中国商品加 100% 关税,后来又改口说要谈,明显是慌了。 中国的忍耐从来不是没底线的,跟日韩那种依赖美国的情况完全两码事。中国从不用美国保护安全,国防都是自己搞,而且有完整的工业体系。 美国以前搞半导体限制,中国就加速自主研发;这次搞实体清单,中国就用稀土供应链反击。 这些都说明中国有自己的底气,不是只能被动妥协。法国德国也没这实力,他们的稀土加工还得靠中国,美国施压的时候,他们只能跟着焦虑,没法像中国这样直接回应。 其实中美打不起来的关键,从来不是中国单方面忍耐。2001 年南海撞机事件,中国虽然强硬,但还是通过谈判解决了,后来还建立了沟通机制。2018 年贸易战最凶的时候,双方也没走到冲突那步。 但如果美国一直误判,觉得中国的底线可以随便碰,那就有风险了。比如 2025 年这次,要是美国没改口,真加征 100% 关税,中国的稀土管制肯定会更严,全球产业链都得受影响,冲突风险就会升级。 中国忍了几十年,是因为知道合作对双方都好。美国从对华贸易里赚了不少,2017 年出口到中国的大豆占了他们总产量的 57%,波音飞机占 25%,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可美国总想着用霸权压制中国,把中国当成日韩那样的附庸,这就错得离谱了。中国现在的反击,不是不想忍,而是不能忍 —— 再忍下去,自己的发展权就没了。 现在的情况很清楚,中国不忍的时候,不是要主动打仗,而是要让美国明白底线在哪。就像商务部说的,不愿打,但也不怕打。美国要是能改掉那种想控制别人的毛病,别再把中国的忍耐当软弱,中美根本没必要走到冲突那一步。 可要是还抱着老眼光,把中国当成可以随便拿捏的国家,那风险只会越来越大。这不是中国要找事,是美国的误判在把局势往危险的方向推。
卢比奥:美国彻底衰落的代表美国国务卿卢比奥,最新言论:本周五中美将开始新一轮贸易谈判,中国手上的筹码
【30评论】【4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