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崩溃了!”近日,西藏,一38岁男子从尼泊尔回国,在樟木口岸时,他手机被停机,

青霭悟禅机 2025-10-23 01:02:15

“太崩溃了!”近日,西藏,一38岁男子从尼泊尔回国,在樟木口岸时,他手机被停机,他以为欠费了,就充了200元话费还是不行,联系移动客服,客服却说:为了防止你被诈骗,移动对你手机号“保护性关停”,想要开机必须去移动厅办理,男子在当地找了个营业厅,营业厅却说:这是新疆的手机卡,只能去新疆办理,男子在0下几度在路边冻到崩溃,他愤怒不已,决定起诉移动公司。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38岁的李先生是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平时只要有时间,就会去各地登山徒步,他热爱自然,喜欢用脚步丈量世界,拍下风景,记录日记,对于他来说,户外运动不仅是锻炼,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今年,他计划了一次特别的旅程:从广州飞往尼泊尔,徒步探索珠穆朗玛峰和冈仁波齐,再从西藏的樟木口岸入境回国。 整个旅程的前半段一切顺利,然而,让他完全没想到的是,回国时的一场意外,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10月5日,当他准备打电话预约班车时,突然发现手机无法拨出,起初,他以为是欠费,便立刻充值了200元话费,可手机依旧没有信号,他赶紧拨打运营商客服,结果被告知,他的手机号码被“保护性关停”了,理由是“为了防止诈骗”,客服还表示,要想恢复服务,他必须去营业厅办理。 当时的李先生身处西藏樟木口岸,正值大雪天气,气温低至零下,他只穿了一件冲锋衣,身上没有携带现金,口袋里只有尼泊尔货币,在手机停机的情况下,他无法支付、导航或者联系任何人,这种“数字时代的孤立”让他一下子手足无措,多次尝试与客服沟通后,他请求临时开通网络,哪怕几个小时,让他能找到住处解决燃眉之急,客服勉强同意开通,但仅仅5分钟后,网络再次被关闭。 无奈之下,李先生只能向海关工作人员求助,最终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找到了一处可以暂时休息的地方,为了尽快恢复手机服务,他第二天便去了当地的移动营业厅,然而,营业厅的答复让他感到更加无助,他被告知,由于手机号码是在新疆办理的,只能回到新疆的营业厅才能解除停机状态,对于身处西藏的李先生来说,这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接下来的几天,李先生为了恢复手机服务,奔波于西藏多个城市的移动营业厅,包括日喀则和拉萨,但无论他走到哪里,得到的答复始终如出一辙:需要回归属地新疆办理,移动公司无法提供任何其他解决方案,也没有线上远程办理的服务渠道,这种僵硬的规定让李先生深感无奈,他不仅被迫放弃了自己原有的手机号码,还不得不在当地临时办理了一张电信卡,才能继续完成接下来的行程。 这次意外不仅让李先生陷入困境,也让他的旅行计划彻底被打乱,他原本计划在西藏完成一次难忘的徒步旅行,却因为手机停机问题,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办理业务上,他表示,自己用了多年的手机号码,如今被迫弃用,给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而更让他愤怒的是,移动公司在停机前没有任何通知,也没有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仅以“防诈骗”为由强行中断服务。 旅程结束后,李先生决定起诉移动公司,他认为,运营商的行为侵犯了他的消费者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有权了解服务的真实情况,但移动公司并未提前告知停机的依据,也未说明操作流程,此外,他充值了200元话费,却无法继续使用手机服务,这显然违反了公平交易规则,李先生还表示,自己在多次与客服沟通时,已经清楚阐述了自己所处的困境和实际需求,但客服却始终拒绝提供必要的帮助,他认为,运营商在处理紧急情况下缺乏人性化,未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 这一事件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有人认为,运营商的“保护性关停”初衷是好的,但执行过程中缺乏灵活性,忽视了用户的实际处境,尤其像李先生这样身处偏远地区的用户,一旦手机停机,可能面临极大的安全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运营商理应优先保障用户的基本权益,而不是一味遵守僵化的规定。 信息来源:光明网法治频道:《消费者遭遇 “保护性” 停机,想要复机 “有点难”》

0 阅读:159
青霭悟禅机

青霭悟禅机

观人生百态,尝世间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