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个省级新区装上“法治引擎”:5年GDP翻3倍,秘诀藏在这部条例里 “以前办跨省审批要跑断腿,现在新区自己就能拍板,一周就拿证!”宜宾三江新区的新能源企业负责人感慨的变化,藏着四川给省级新区装的“法治引擎”——《宜宾三江新区条例》将于12月1日正式施行,给这片发展热土按下了加速键。 作为四川首个省级新区,三江新区曾有过“成长的烦恼”。2020年刚设立时,管委会缺明确法律身份,省级权限要层层报批,企业落户、项目推进常卡在流程上。有外资企业曾因审批周期长差点转投别处,那时谁也没想到,5年后这里GDP能从221.5亿飙到600亿,规上工业产值一年涨近10%[__LINK_ICON]。 转折点就在法治破局上。历时两年多打磨的《条例》,直接给新区“放权赋能”:除国家明确限制的事项外,省级、市级管理权限全下放,还明确了管委会的法律主体地位[__LINK_ICON]。更贴心的是,针对新区“产教融合”特色,条例专门支持高校与企业共建创新联合体,让实验室里的成果能快速变成产品[__LINK_ICON]。 法治带来的不仅是效率,更是安全感。新区建了川南首个法务区,推行“首违不罚”柔性执法,去年就高效解决了158件企业诉求。现在外商投资备案当天就能办结,动力电池等优势产业集群越做越大,“宜宾造”正借着法治保障的底气“走出去”[__LINK_ICON]。 从“审批难”到“办事快”,从“政策不稳”到“法治护航”,三江新区的逆袭印证了一句话: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部条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给创业者的定心丸,给发展的加速器。 你觉得法治赋能能让新区发展更稳吗?评论区聊聊。 宜宾发展史 宜宾开发 宜宾城市规划
四川8个城市前三季度GDP出炉:阿坝州增速领跑、德阳有望缩小与宜宾的差距四川是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