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我打你,你必须给我忍着,还得给我想要的! 中国:你打我一下,我得打你两下! 近日欧盟开口要中国解决跟荷兰的矛盾,还要求中国松绑稀土出口。欧盟觉得在稀土问题上,中国得照他们的意思办,理由也很简单:没有这些稀土,欧洲的电车、高端制造都得慢下来。 可中方的态度直接又坚定,这事得欧洲必须先把自家政策和前因后果理清楚,不然不用谈,甚至还可能进一步收紧管控。 我们先说说欧盟为啥突然对稀土这么上心。稀土,这东西不是稀有,而是提炼难、污染大,很多国家不愿意自己干。但它是电动车、风电设备、高端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欧洲现在拼命推动绿色转型,电车、风能这些都是重点发展的方向,稀土卡住了脖子,那整个节奏就得慢下来。 但问题在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国,一旦中国收紧出口,欧洲的这套计划可就不太好实施了。可回头看看过去几年,欧洲对中国可没少设限。 特别是荷兰,在光刻机出口上卡得特别死,几乎是说封就封。而且这些动作都不是一两天的事,从半导体到高端制造设备,欧洲对中国的技术出口越来越收紧,理由也很统一。 国家安全、技术外溢、风险防控。听上去挺有道理,但问题是,从头到尾,中国并没有对欧洲搞什么技术封锁,反而是一直在强调合作、开放、共赢。 现在欧洲反过来觉得中国该在资源上“配合”,这逻辑站得住脚吗?中方这次的回应也很清晰:要谈可以,但得先把前因后果说清楚。 你不能一边打压别人,一边又指望别人配合你推进产业升级,这种事在现实世界里压根行不通。更别说,稀土作为中国的重要战略资源。 相关出口管控已经越来越制度化,涉及的也不仅仅是经济,更是国家安全层面的问题。你只看到了稀土对你的价值,却不反思自己此前的做法。 这种谈合作的姿态实在令人怀疑是谈判,还是索取。再说回荷兰的事,荷兰对光刻机出口的限制,说白了是受到外部压力而做出的决策。 但中国不是没脾气的,荷兰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利益并不是铁板一块,一旦中方在供应链、市场准入等方面进行合理合规的调整,受到影响的也不会只是中国一方。 换句话说,中国并不是非得靠你这条路才能走高质量发展,我们有的是办法和替代路径。但你要是非要堵我们的路,那我们也只能回敬你点现实的做法。 欧洲现在的策略看起来像是在走钢丝。一方面不想彻底跟中国翻脸,毕竟中国是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之一,另一方面又不愿放弃对高科技领域的控制权。 这种矛盾的思路导致他们在处理中欧关系时总是顾此失彼。可现实是,全球化时代不是靠谁“施舍”谁资源,而是看谁更有话语权,更有能力把握主动。 中国这次的态度,其实就是在告诉对方:我们不是不能合作,但合作得有前提,得建立在互相尊重和对等的基础上。 所以这场“你打我一下,我得打你两下”的局面,其实不是情绪化的反应,而是中国在规则对等基础上的一次政策升级。 谁都想合作,但合作不是单方面让利。你要真诚,我才会认真。靠耍小聪明、搞双标,是没法在国际舞台上赢得真正尊重的。 参考资料:中国敦促荷兰尽快妥处安世半导体问题 2025-10-22 21:20·参考消息

用户39xxx26
现在中国还是采取对等反制,这让欧美这些挑事的觉得抢劫零成本,所以有底气。我们应该学习俄罗斯的双倍报复,这样才能让对方损失惨重,以后对中国动手才会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