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印度药品的进口关税从30%降至0%,分明就是和美国对着干,因为特朗普才刚刚宣布对美国的进口药品征收100%的关税,中国反向操作,让美国政府有苦说不出,眼睁睁地看着中国市场而不得入。 特朗普上台后延续“美国优先”的策略,9月25日直接宣布从10月1日起对所有进口品牌药品征收100%的关税,这政策名义上护着本土药企,实际就是贸易壁垒拉满。 制药巨头们得在美国建厂才能豁免,不然成本翻倍,全球药价预期跟着水涨船高。发展中国家本来就靠进口平价药维持,现在压力更大。 美国制药业依赖国际供应链,原材料不少从印度和中国来,这关税一加,自家企业成本也得跟着窜上去,最终老百姓买单。 国内健康组织和民众已经开始抱怨医保负担重,制药公司如辉瑞和阿斯利康承诺在美国投资建厂换豁免,10月10日辉瑞就签协议砸70亿美元建厂,阿斯利康也降价避税费。 全球医药市场震荡,中国药企影响有限,因为出口多是仿制药,没那么依赖美国专利药市场。 特朗普威胁药品关税最高达200%,后来驳回,但这政策已波及全球供应链,药品原料贸易不确定性增加。2025年4月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中,医药行业部分产品豁免,但整体趋势是加税护本土。 印度作为全球最大仿制药生产国,产品价格低种类全,产能大,本来对华贸易逆差大,中国市场买得多卖得少,这次关税调整直接缓解印度压力。 印度药企出口额激增,2025年第四季度增长15亿美元,中印经济互补性加强。亚洲贸易联系更紧密,对西方体系是挑战。 中国这一手不只是反击,还解决自家问题,人口老龄化加速,慢性病患者多,对仿制药需求高。印度药正好性价比高,不用为美国品牌溢价买单。 美国一边涨价一边限出口,中国需稳定替代来源。印度药品特点是平价可替代,过去关税高渗透率低,现在门槛没了,直 多极化时代,绕过美国直通彼此成新常态,中印药品牵手是起点。这关税变动重新定义了全球贸易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