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24岁的青楼女子张素贞正在接客,可当她开始宽衣解带时,一把枪却抵住了她的头,客人冷冷说道:“你认识我吗?跟我走一趟,” 1925 年 1 月,公主岭鸿顺班妓院的铜镜前。 张素贞(翠喜儿)蘸着眉粉描眉,指尖却发紧。 门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是老白龙 —— 前土匪,现官府眼线。 她悄悄摸向梳妆台抽屉,里面藏着把小巧的匕首。 刚握住刀柄,门 “吱呀” 开了,老白龙的枪已抵住她太阳穴。 1924 年中秋前,东北山林的月光下。 张素贞(驼龙)正骑着马练枪,腰间双枪交替射击。 枪靶是画着 “纪家大院” 的木牌,弹孔密密麻麻。 身后弟兄递来干粮:“嫂子,歇会儿吧,连着练三天了。” 她摇头:“不练准点,怎么给大龙报仇?” 纪家大院是王大龙战死的地方,她记恨了快一年。 1923 年 10 月,吉林德惠的山林里。 张素贞在营地等王大龙,锅里炖着他爱吃的野猪肉。 突然有弟兄踉跄跑来,怀里抱着染血的军大衣。 “嫂子,大哥他…… 纪家有埋伏,没回来……” 她冲过去抓住大衣,指尖被血浸透,浑身发抖。 当晚,她把自己关在帐篷里,哭到天快亮。 1919 年,长春金玉堂妓院的破房间里。 18 岁的张素贞缩在床角,鸨母的鞭子刚抽过她的背。 “再敢反抗客人,就把你卖到更脏的地方去!”她摸着背上的伤,眼泪滴在破棉絮上。 这时,门外传来喧哗,是土匪王大龙来 “寻欢”。 她以为又是个轻薄客,却没料到是救星。 1924 年中秋夜,纪家大院外的草丛里。 张素贞(驼龙)举着望远镜,看院内灯火通明。 她对身边九龙(王大龙弟弟)点头:“按计划来,别慌。” 九龙攥着枪:“嫂子,万一……”她打断:“没万一,今天必须为大龙讨回来!”话音落,她率先冲出去,双枪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1925 年初,山林营地的篝火旁。 张素贞看着只剩几十人的弟兄,心里发沉。 奉军追、日军堵、民团拦,三方夹击下,匪帮散了。 九龙劝她:“嫂子,去妓院躲躲吧,你熟那里的规矩。” 她沉默半晌,点头 —— 除了变回 “翠喜儿”,没别的路。 出发前,她把王大龙的旧枪藏进皮箱,当作念想。 1920 年,长春金玉堂妓院的酒桌旁。 王大龙又来 “寻欢”,却只给张素贞递了块糕点。 “我知道你不想待在这儿,我会赎你出去。” 她愣住,这是第一次有人对她说 “赎你”。 后来她才知道,王大龙为赎她,计划了三个月。 他绑了鸨母独子,用 “以子换妾” 逼鸨母松口。 1925 年 1 月 9 日,长春宽城子的刑场上。 张素贞被押下车,紫底白花斗篷沾满雪。 围观人群里有人喊 “驼龙”,她抬头望去,眼神凌厉。 刽子手举枪时,她突然挺直脊梁:“我驼龙不怕死!” 枪响的瞬间,她想起王大龙第一次给她糕点的模样。 24 岁的她,倒在雪地里,再也没起来。 1940 年,东北某村的炕头上。 一位老人正给孩子们唱小调,唱的是 “驼龙复仇”。 “…… 双枪亮,纪家慌,为夫报仇胆气壮……” 孩子问:“爷爷,驼龙是好人还是坏人呀?” 老人叹口气:“她是苦人,也是烈性人,没做错啥。” 窗外的雪还在下,像极了 1925 年刑场的那场雪。 如今,东北的地方志里还记着张素贞的事。 有人说她打过硬军驻地,有人说她救过穷苦百姓。 她的故事没被遗忘,成了旧中国底层女子挣扎的缩影。 铜镜、双枪、妓院、山林、刑场 —— 她的一辈子,短却烈。 像野草,在石缝里长,被狂风压,却从没弯过腰。 信息来源:手机新华网——被枪毙的民国女匪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