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阳光正好,牵着小朋友的手走进成都人民公园,本是想在鹤鸣茶社的竹椅上晒晒太阳

问薇论娱乐 2025-10-25 16:35:46

周末的阳光正好,牵着小朋友的手走进成都人民公园,本是想在鹤鸣茶社的竹椅上晒晒太阳,却意外在绿树掩映间发现了一座红墙小楼——四川保路史事陈列馆。原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公园漫步,却成了一堂生动又深刻的历史科普课。

人民公园本身就是成都的“城市记忆容器”,这里有百年茶社的烟火气,有市民悠闲的棋牌声,而保路陈列馆就藏在这份热闹里,像一位安静的老者,等着给孩子们讲一段百年前的热血故事。馆不大,却装满了沉甸甸的历史:泛黄的老照片里,能看到当年民众举着“保路”旗帜游行的场景;玻璃柜里的旧报纸、手稿,字里行间都是“拒借外债、保卫路权”的呐喊;还有复原的当年铁路工人的工具、民众请愿的灯笼,一下子就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到了1911年的四川。

“妈妈,什么是‘保路’呀?”孩子指着展墙上的标题问。我顺着展品慢慢讲:百年前,四川人想自己修一条从成都到宜昌的铁路,这是咱们中国人自己的路。可当时的清政府要把修路的权利卖给外国人,还要让老百姓出钱“赎路”。这就像有人要抢咱们家的路,还要让咱们付钱,四川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当然不答应!于是,大家组织起来请愿、演讲,就连小朋友的祖辈们都参与进来,用自己的方式保卫家乡的路权——这就是“四川保路运动”。

最让孩子印象深的,是展厅里“破约保路”的场景复原:几个戴着旧毡帽的“民众”围坐在桌前,桌上摆着写满字的布条,墙上挂着“商办川汉铁路”的牌子。孩子凑过去看,小声说:“他们好勇敢啊。”是啊,正是这份“路在人在”的勇敢,让保路运动成了点燃辛亥革命的导火索,也让四川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刻进了城市骨子里。

逛完陈列馆,再回到人民公园的茶座上,孩子还在问:“后来我们保住路了吗?”我指着公园里来来往往的人、远处的高楼说:“你看,现在我们有了更多更好的路,高铁能带你去全国各地,这就是当年先辈们守护的‘希望’呀。”

原来,历史从不是课本里枯燥的文字。在人民公园,孩子既能感受城市的烟火日常,又能走进陈列馆触摸百年前的热血与坚守——这大概就是带娃逛公园最棒的收获:在风景里读历史,在故事里懂传承。历史马龙说不做体育就做旅游博主我支持龙对做旅游博主🙆🏻‍♀️

历史[超话]

0 阅读:2
问薇论娱乐

问薇论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