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刚刚得知一个最新消息: 中美马来西亚谈判结束,西方主导的供应链体系会不会被摧毁?会不会加速? 2025年10月24日,中美在马来西亚谈完一轮经贸问题,没吵起来,也没签协议,中方说大门还开着,但底线不能碰,美方没提新制裁,也没松口。 这场谈判选在马来西亚,可不是随便挑的地方,这地方藏着全球供应链的关键密码。谁都知道,全球40%的芯片封装测试都出自这里,特斯拉、富士康全在这儿加速布局。 西方主导的供应链早露了破绽,根本经不起“摧毁”一说。俄乌冲突时,乌克兰线束断供,德国大众、奥迪工厂直接停产,这就是只讲效率不讲安全的恶果。 美国总想把供应链往自己身边拽,可现实狠狠打了脸。2025年美国制造业就业占比只剩8%,就算扔钱,企业也更愿去东南亚,毕竟那里成本低还稳当。 中国的态度硬气又实在,“底线不能碰”这话分量千钧。全球七成稀土开采、八成五加工都在我国,美方F-35战机缺了这玩意儿根本造不成,库存只够撑4到7个月。 别以为只有中国依赖谁,美国90%的仿制药原料攥在我们手里,抗癌药、叶酸都得从中国进,重建产能要10年,这民生线谁敢断? 2024年中美贸易额高达6882.8亿美元,美国一半以上的大豆都销往中国。这么深的绑定,哪是说拆就能拆的?谁也不会跟自己的钱包过不去。 马来西亚这地方早就用行动投票了。它可可豆产量不到全球1%,却成了全球第五大加工中心,2023年出口额暴涨64%,靠的就是对接中美两个大市场。 西方那套供应链规则早该改改了。他们占着研发设计的高利润,把脏活累活甩给发展中国家,亚洲制造业利润率才5.4%,连美国的零头都不到。 现在的趋势很明显,不是谁摧毁谁,而是供应链越来越多元。中国新能源车企零部件本地化率超90%,东南亚接下中低端制造,这才是稳当的出路。 谈判没签协议不代表失败,反倒是好事。双方都摸了底,知道哪能让哪不能让,这比吵翻天或者瞎签字强百倍。 西方想继续垄断供应链?根本不可能了。中国光伏企业海外投资超350亿元,稀土管制卡着高端制造命脉,我们早有底气。 中美都清楚,供应链不是博弈的武器,而是共赢的基础。真把链条扯断了,全球经济都得跟着受罪,没有赢家。 这场谈判更像个信号,西方主导的旧体系在松动,但新秩序不是打出来的,是谈出来、干出来的。中国开门迎客,但绝不让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