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因超市卖中国大米破防日本超市货架上悄然出现的中国大米,竟成了戳破“国产米

老四误我啊 2025-10-27 07:11:26

日本人因超市卖中国大米破防 日本超市货架上悄然出现的中国大米,竟成了戳破“国产米神话”的导火索。当消费者发现五常大米食味评分达80.3分、价格却比日本同类产品低三成时,一场关于粮食安全与市场选择的舆论风暴就此掀起。这场风波背后,是日本农业政策与全球化市场的激烈碰撞,也是消费者用购物车投票的生动实践。

日本大米价格飙升的直接诱因是2024年夏季极端高温导致水稻减产,但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政策与市场的长期错位。农林水产大臣那句“仓库里米多到想卖”的言论,暴露了日本农业保护主义对民生疾苦的漠视。农协组合中央会会长宣称“米价不贵”的底气,源于其对市场的绝对垄断——从生产到销售,农协把控着日本大米产业链的每个环节,甚至能左右政府储备粮的释放节奏。这种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体制,最终让消费者为政策失误买单。

中国大米的逆袭之路充满戏剧性。早在2012年福岛核泄漏后,中国东北大米就因品质稳定填补了日本市场空白,当时10公斤装售价2580日元仍供不应求。如今随着五常大米等品牌崛起,日本私人企业2025年上半年进口的4.06万吨大米中,中国产品正以品质与性价比的双重优势改写市场格局。迪拜超市的日本进口米卖4000日元,而中国平台五公斤装大米仅售26元人民币的“降维打击”,让“国产米”的神话不攻自破。

这场“米柜革命”暴露的不仅是粮食安全问题,更是传统农业模式与现代市场规则的冲突。当日本政客还在用“粮食安全”的口号维护垄断利益时,消费者早已用购物车投票,选择用脚走向更开放的全球市场。正如日本网民在X平台上的感叹:“原来我们守护的‘国产米’,早已输给了市场的选择。”或许,是时候放下“国产”执念,在全球化浪潮中寻找真正的粮食安全之道了。

0 阅读:0
老四误我啊

老四误我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