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美国财长贝森特向外界宣称,针对中国出口美国商品原定于11月1日生效加征10

古今知夏 2025-10-27 09:52:48

重磅!美国财长贝森特向外界宣称,针对中国出口美国商品原定于11月1日生效加征100%关税的计划美国方面已经不再考虑,因为中美在马来西亚举行的磋商得非常成功。 这急转弯可不是凭空来的 ,全是被现实逼的,自贸易摩擦升温,美国的关税大棒早成了 “反噬自己的棍子”。2025 年前 9 个月,美国进口商品价格涨了 6.2%,核心通胀率还卡在 5.6% 的高位下不来,老百姓买东西平白多花钱。 要命的是产业扛不住 — 科技圈里,高通、英伟达在华营收掉了两成左右,芯片卖不出去;零售巨头沃尔玛、塔吉特更头疼,货架上六成货来自中国,加税要么自己吞成本,要么涨价丢客户,两头为难。 政治上的压力更没法躲。美国中西部农业州早闹翻天了,大豆卖不动,农场破产率涨了 27%,这些州的选票对白宫来说是 “命根子”,再不管,中期选举就得栽跟头。 而且,麻烦的是,最高法院要审关税合法性,之前加的上千亿关税可能要全额退回去,内忧外患凑一起,美国只能把关税计划先按下暂停键。 再看大豆:这不是简单买货,是中美利益的 “双向补位”。 贝森特说中国可能恢复买美国大豆,这话让美国农场主松了口气。要知道,美国大豆一半靠出口中国,2024 年光这一项就赚了 128 亿美元,平均每个农民能分近 9000 美元。 可 2025 年以来,大豆堆在仓库发霉,艾奥瓦州农场每英亩亏 52 美元,再不卖出去,农业州的抗议就得闹到白宫门口。 中国愿意松口,也不是吃亏,是算准了粮食安全的大账。咱们是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虽然从巴西、阿根廷买了七成多,但美国大豆规模大、价格稳,能跟南美货源互补,避免进口渠道太单一。 而且国产大豆这几年也在发力,2023 年产量突破 2084 万吨,自给率提了不少,手里有底气,采购起来才敢谈条件 — 用大豆采购换美国关税让步,这笔账很值。 最后看稀土:中方让一步,却没丢主动权。贝森特提到中国把稀土许可制度推迟一年,这看似让步,实则是中方握着 “绝对话语权” 的从容。 全球 90% 的稀土精炼技术在咱们这儿,美国就算挖得出稀土矿,也得运到中国来加工,自己炼不了;建本土工厂?成本比中国高 30% 到 40%,环保争议还让产能上不去。 最关键的是,美国军工离了中国稀土就转不动 — 每架 F-35 战机要 417 公斤稀土,缺了它雷达探测距离能短三成;核潜艇、导弹的核心部件也得用高纯度稀土,不然性能直接掉档。 美国联合澳大利亚、日本建替代产能,可年产能连全球需求的 1% 都不到,根本顶不上用。中方推迟一年,是给美国军工喘口气,也是告诉对方:主动权还在我手里。 说到底,马来西亚这场磋商,是中美 “各取所需” 的理性选择。美国停关税,换来了通胀降温、农业州安宁,还拿到了稀土缓冲期;中国松口大豆、缓推稀土政策,换来了出口成本降低、粮食供应更稳。 这不是谁输谁赢,而是全球化绑在一起的现实 — 美国的货架要中国货,农场要中国市场,军工要中国稀土;中国也需要稳定的出口环境、多元的粮食来源,谁也离不了谁。 现在关税是停了,但博弈还没结束。大豆要买多少、稀土许可细节怎么定,还得慢慢谈。可这场反转已经说明白了,大国之间的经贸较量,不是喊口号比强硬,而是看谁能算清大局、守住底线。

0 阅读:94

评论列表

千年等一回

千年等一回

1
2025-10-27 11:22

如果确实需要大豆,可以适量买些美国的,但要用中国船舶运输,如果什么停泊加钱的,咱就不要这个大豆了。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