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控稀土出口后,俄罗斯终于有了动作,猛砸7000亿要在西伯利亚挖稀土! 前

文山史纪 2025-10-27 11:05:20

中国管控稀土出口后,俄罗斯终于有了动作,猛砸7000亿要在西伯利亚挖稀土! 前段时间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对部分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消息一出,全球相关产业都很紧张。主要是中国握着全球 60% 的稀土提炼产能,而且重点管控的中重稀土,在导弹制导、隐形战机这些关键领域都是必需品,一点都不能少。不过中国这次不是禁止出口,符合规定的申请还是能过审,只是完善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常做法。 谁也没想到,最先有大动作的是俄罗斯。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很快宣布,要砸 7000 亿卢布,大概合 630 亿人民币,在西伯利亚建稀土深加工集群。很多人纳闷,俄罗斯本身是资源大国,怎么会这么着急? 其实俄罗斯手里的稀土矿真不少,已探明储量有 1600 万吨左右,全球排第四,西伯利亚的托姆托尔矿床更是全球最大的钇族稀土矿之一,储量超 15 万吨。 可尴尬的是,2024 年俄罗斯稀土产量才 0.01 万吨,连全球平均利用率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自己军工、新能源领域要用,还得靠进口加工品。 这问题就出在两个硬伤上。一是技术太落后,俄罗斯现在还用的是上世纪 90 年代的硫酸焙烧法提炼稀土,回收率只有 65%。 而中国早就普及了盐酸优溶法,回收率能到 92% 以上,提炼出的高纯度稀土氧化物能直接用在高端制造上,俄罗斯的技术根本达不到这标准。二是产业链断了档,俄罗斯只会挖原矿,没有深加工能力,以前挖出来的精矿要么卖给西方,要么找中国加工。可现在西方制裁断了它的设备和技术来源,中国又收紧了出口管控,等于两头都碰壁了,这不就逼着它自己想办法吗。 俄罗斯这次的计划看着挺雄心勃勃,要在西伯利亚的托木斯克和雅库特地区建 “关键金属深加工集群”,目标是 2030 年前把稀土年产量从 0.01 万吨提到 5 万吨,其中高纯度氧化物占比得超 60%。 选在西伯利亚也是有考虑的,除了有丰富的矿床,还挨着水电基地,能给高耗能的稀土冶炼提供廉价电力。 但这地方的极端气候是大麻烦,开采成本比中国高 40%,而且矿区离铁路线还有 240 公里,得先砸钱修公路、铁路,光基础设施这一项就是笔巨款。 更头疼的还是技术问题。稀土提纯特别难,17 种元素化学性质相近,分离起来比拆精密手表还费劲,中国花了 30 多年才建成成熟工艺,还掌握着全球 90% 的分离加工产能。俄罗斯自己搞不定高端分离技术,只能找白俄罗斯、印度这些 “友好国家” 联合攻关,可这些国家的技术水平本来就有限,短期内很难追上中、美、日的水平。 之前俄罗斯也找过中国求合作,想引进提炼技术,但中国对稀土技术出口管得很严,核心技术根本不外流。 钱的问题也不容小觑。7000 亿卢布听着不少,但要从零建起开采、冶炼、深加工的完整体系,这点钱其实很紧张。一座标准的稀土分离厂融资成本就高达 36 亿美元,而俄罗斯经济受到冲突和制裁的双重挤压,军费、民生开支都得优先保,能真正投到稀土上的钱恐怕没多少。 而且之前 2018 年就喊过投资 10 亿美元搞稀土自给,结果到现在年产量还不足全球的 1%,连自己军工需求都满足不了。 就算克服了这些困难,还有市场风险在等着。现在全球稀土市场已经供过于求,中国、澳大利亚、美国都在扩产,等俄罗斯 2030 年产能上来,很可能面临激烈的价格战,到时候能不能收回成本都是个未知数。 更关键的是,稀土产业得有 “应用闭环”,中国能把技术做透,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这些下游产业能消化产能,反过来倒逼技术升级。 但俄罗斯工业还靠能源和重化工撑着,自己用不上多少稀土,就算炼出产品,最后还得找市场卖 —— 而全球最大的市场和渠道,还在中国手里。 其实俄罗斯的困境,本质上是全球稀土产业链 “中国依赖症” 的缩影。这些年中国不仅掌控着储量和产量,更关键的是建立了从开采、提炼到高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别人想替代都难。美国喊了好几年 “去中国化”,但至今深加工产能还不到全球的 10%;欧盟搞《战略原材料法案》,要求 2030 年稀土自给率达 40%,可连找个没环保争议的开采地都难。 中国这次加强管控,不是要搞 “断供”,商务部早就说了,措施公布前已经通报了相关国家,愿意和各国加强对话,维护供应链稳定。 这其实是给所有国家提了个醒:把产业链安全系在别人身上,迟早要出问题。对俄罗斯来说,这次危机也是个转机,如果能借着 7000 亿卢布的项目打通技术和产业链瓶颈,凭借它的资源优势,说不定能成为全球稀土市场的新玩家。 最近俄第一副总理曼图罗夫就公开说 “看重中国的顶尖提炼技术”,暗示想深化合作 —— 要是能和中国在合规框架下联手,说不定能加快突破技术瓶颈。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文山史纪

文山史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