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如今朝鲜、巴基斯坦、柬埔寨集体翻脸中国?这三个国家都接受过我们的帮助,但是在最近一段时间,不是向俄罗斯靠拢就是对美国点头哈腰。 国际舞台上,风起云涌,总有那么些老伙伴的举动让人心里一紧——朝鲜图们江边的新桥刚通车,就能看到士兵往俄罗斯方向去;巴基斯坦转头就跟美国签了贸易协议,关税降了不说,连石油储备合作都摆上了桌;柬埔寨更是拉着日本搞投资,基建项目搞得热火朝天。 这些当年咱们雪中送炭帮过的老铁,如今一个个忙着“多头下注”,到底是真翻脸,还是背后另有盘算,得掰开了揉碎了看。 先说说朝鲜,当年它粮食短缺的时候,咱们一批批救济粮往过送;能源紧张的时候,咱们帮着建电站的情谊到现在还热乎着。 可2025年4月,金正恩一道指令,直接派部队去俄罗斯库尔斯克战场支援,这一去,实实在在的好处立马就落了地。 以前俄罗斯对朝鲜捂得严严实实的S-400防空导弹,这次直接送货上门,还帮着把朝鲜导弹的命中误差从几十米缩到了10米以内,相当于把普通步枪换成了高精度狙击镜。 更实在的是粮食和能源——俄罗斯一口气答应给50万吨粮食,今年8月首批15万吨就已经运到了;还承诺未来五年供应100亿立方米天然气,等2026年底输气管道通了,朝鲜工业用电的缺口能补上30%,冬天供暖的保障率直接冲到90%以上。 连赚钱的路子都给铺好了,让朝鲜企业去俄罗斯远东挖金矿、铁矿,挖出来的矿产优先满足朝鲜国内需求,剩下的俄罗斯全包销,这可是稳赚不赔的外汇来源。 反观咱们这边,这些年给朝鲜的援助确实不少,从粮食救济到电站建设,都是实打实的长期支持,但比起俄罗斯这种“战场换资源”的快节奏兑现,确实少了点立竿见影的刺激,也难怪朝鲜士兵愿意跨过边境往西边走。 再看巴基斯坦,这个喊了几十年“全天候战略伙伴”的老铁,咱们帮它建中巴经济走廊花的钱可不是小数目——单是能源领域就投了132.79亿美元,建了7座燃煤电站、5座新能源电站,还有默拉直流输电项目,直接把它的电网电压提到660千伏,以前全国性停电的老毛病总算给解决了。 可2025年9月,巴基斯坦还是悄悄转了方向,跟美国战略金属公司签了5亿美元的稀土协议,第一批不到2吨的含钕矿产品,直接从矿区发往了美国,甚至还答应让美国在当地建精炼厂。 更有意思的是今年8月,它跟美国签的石油开发协议,直接把可能价值万亿的油田交给了美方公司,连之前美国收的29%高关税都给降了。 巴基斯坦这小算盘打得其实挺精:2024到2025财年,它的通胀率虽然从23.4%降到了4.5%,外汇储备也涨到了145亿美元,但公共债务占GDP比重仍高达70.8%的压力还没卸下来。 咱们给的投资大多是基建这种慢回报项目,而美国给的是矿产、石油这种能快速换钱的生意,甚至还琢磨着在离中国瓜达尔港113公里的地方建帕斯尼港,专门用来出口矿产——这明摆着是想在中美之间两头拿好处,哪边给的现钱实在就先靠哪边。 柬埔寨就更不用提了,当年它修路架桥,哪次少了咱们的援助?可现在洪森跟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走得特别近,一门心思要把西哈努克港打造成国际枢纽。 日本也够大方,直接给了2亿美元优惠贷款,帮着把港口挖深到14.5米,还建了350米长的新集装箱码头,明年年初就要竣工。 以前这港口只能停靠载量1500个集装箱的货轮,全亚洲也就18%的船舶能在这靠岸;扩建之后,4000箱级的大船都能稳稳停下,93%的亚洲船舶都能在这装卸,每个集装箱的运输成本直接降了200美元。 对靠外贸吃饭的柬埔寨来说,这诱惑实在太大了——咱们给的基建援助是打基础,但日本的投资能直接拉低物流成本、吸引更多生意,换成谁都得动心。 所以柬埔寨干脆把基建项目交给日本人打理,看着工地热火朝天,它心里算的是实实在在的贸易增长账。 其实这三个国家的心思都差不多:当年咱们的帮助是雪中送炭,帮它们解了燃眉之急,但国际社会从来都是“利益优先”。 朝鲜要的是能快速提升军力、填饱肚子的硬通货,俄罗斯给的武器和粮食正好对上了胃口;巴基斯坦缺的是能快速变现的资金,美国盯上了它的矿产,双方一拍即合;柬埔寨想要升级基础设施拉外贸,日本的贷款和港口技术来得正是时候。 说白了,这些老伙伴倒不是真要跟咱们翻脸,而是把“多头下注”的账算得门儿清——中国的长期支持不能丢,毕竟是几十年的交情和稳定的后盾;但俄美日给的短期好处也不想放过,毕竟在国际舞台上,能拿到手的实在利益才最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