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白酒不能冰镇喝? “别把白酒放冰箱里冻着喝,那可不是越凉越好。”在饭桌上,总能听到这样的提醒。很多人觉得啤酒冰着喝爽,饮料冰着喝过瘾,于是顺手就把白酒也一起塞进冰箱,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白酒之所以不能冰镇喝,不是传统讲究,也不是老一辈人的固执,而是与白酒本身的风味结构、喝法文化和对身体的影响密切相关。 白酒的香味靠挥发出来才能被感知,温度越高,酒体里的香气越容易散发,入口时才能感受到丰富的层次,而冰镇会大幅降低酒体温度,香气被“冻”住,挥发不出来,本该有的香气就被削弱,只剩下刺激的酒精感。 原本入口绵柔、回味悠长的酒,会变得寡淡、生硬,甚至喝不出酒的风格和个性。很多人以为冰一下口感更顺,其实并不是酒变好了,而是舌头对刺激变得不敏感了。 而且白酒在常温下,酒体结构更完整,大多数成分会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入口时协调感更好。而冰镇会让酒精和香味分子分层,酒入口后先是淡,接着突然刺激上头,喉咙和胃会有明显的灼感和反弹感,这种“后劲上头”的情况,尤其在浓香、酱香酒里更明显。 除此之外,对身体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冰镇白酒会让饮用速度不知不觉加快,因为冰冷让刺激感降低,喝着轻松,容易喝多。而当酒在身体里慢慢升温,酒精吸收会突然变快,血液酒精浓度上升也更明显,头脸发热、心跳加速的反应反而更强。 简单来说,冰镇白酒会更容易醉,而且醉得更猛。同时,低温刺激还会使胃黏膜受到刺激,尤其是平时肠胃不太好的人,更容易出现灼痛、反酸或者第二天明显难受的情况。 饭桌文化中常说,白酒要“醒”。不是醒酒,而是让酒体与空气稍微接触,香气缓缓释放,层次才会更舒展。很多行家倒酒的时候,会轻轻晃动杯子,就是为了让香味更打开。而如果冰镇,酒体浓缩,香气被锁住,就失去了这一环节。 归根结底,白酒不能冰镇,不是因为不能,而是没必要,更不划算。冰镇会让酒的香、味、韵都打折,还让身体负担更重,甚至让人喝多。 喝白酒,不追求速度和凉快,而是看重感受和慢慢回味。特别是在聚会中,一口一口喝、慢慢聊,比冰凉灌下去,更能放松、也更体面。对白酒来说,合适的温度,就是它最本真的模样。 文丨小王 编辑丨史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