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北京焦女士为了更安全,特意换了套智能门锁,当时销售拍着胸脯说“指纹识别比人脸还准,除了录过的人,谁也开不了”,她想着以后不用带钥匙,还能远程看门锁状态,就痛快付了钱。[大侦探皮卡丘] 北京的焦女士最近遇到件糟心事,家里花几千块买的智能门锁,被一个陌生男子用指纹多次打开进了家门。 这事一出来,很多人才意识到,原来智能门锁也会“认错人”。 其实这背后涉及两个关键数据,一个叫拒真率,就是你自己的指纹被拒绝的概率;另一个叫认假率,就是别人的指纹被误认的概率。 按照国标要求,家用智能锁的认假率要控制在千分之一以下。 但市面上不少产品为了让开门速度快点、识别灵敏点,会把这个标准放宽,结果就是安全性打了折扣。 现在比较先进的是活体指纹识别,它能深入皮肤真皮层,通过检测血液流动和心跳来判断是不是真人的手指。 这种技术最大的好处是防假,用硅胶、胶带做的假指纹根本过不了关。 对家里有老人小孩的特别实用,老人指纹磨损严重,小孩指纹还没长定型,传统指纹锁经常识别不出来,活体识别就没这问题。 智能锁用久了识别模块可能会漂移,需要定期校准。 如果品牌没有本地服务点,出了问题连个上门维修的都找不到。建议选那些在当地有售后网点的品牌,至少有问题能找到人。 焦女士这个不只是某个品牌或某款产品的质量问题。 现在市场上智能锁品牌太多了,有些小厂为了压低成本,用的识别模块本身就不达标。 更关键的是,很多消费者根本不知道怎么判断一把智能锁安不安全,销售员说什么就信什么。 门锁这东西说到底是保命的,不能只图便宜或者功能花哨。 现在不少智能锁还能联网、能语音控制、能远程开锁,听着挺高科技,但如果连基本的防盗功能都保证不了,那些附加功能再多也是白搭。 网友评论: “这哪是智能锁,简直是‘开门揖盗锁’!” “重点是他进了门不偷东西只搞破坏,这也太变态了,这已经不是锁的问题,是人身安全隐患了!” “万分之一的概率,对摊上的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 “别信什么‘概率低’,市场抽查不合格率动不动就百分之十几二十几,这概率还低吗?” “买锁别贪便宜,300和3000的真的不一样!” “一定要选带活体检测的半导体指纹锁,那种老式的光学识别很容易被假指纹骗过。” “设置成‘指纹+密码’双重验证更保险,就算指纹被仿了,坏人也缺第二道关。” “看来我坚持用机械锁配监控,也不算落伍。” “听说机械锁防技术开启时间比同价位智能锁长,寿命也长,维修还便宜。” “因噎废食不可取,汽车也出事故,难道回去骑马?关键还是产品要过硬,监管要到位。” “锁是死的,人是活的,日常习惯很重要。” “定期擦擦指纹识别区,防止指纹残留被利用。” “如果检测结果真是锁的质量问题,品牌方得赔,物业要是有责任也跑不掉。平时保留好购买凭证、监控视频这些证据很重要。” “说好的高科技安全感呢?” “本来买智能锁图个安全和方便,结果反倒提心吊胆。” 您家用的智能门锁有过类似“惊魂”一刻吗?您在选购智能门锁时,最看重哪些因素? 是品牌技术、安全认证,还是价格性价比?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历和看法,帮助更多朋友避坑。 信源: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