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12月1日中国正式实施对荷兰的稀土出口管控新规,直戳荷兰半导体命门 12 月 1 日,中国就正式启动对荷兰的稀土出口管控新规,这可不是普通的贸易调整,而是精准打在了荷兰半导体产业的七寸上,更让此前跟着美国搞技术封锁的国家看清了现实 —— 产业链的博弈里,谁都离不开谁的支撑。 很多人可能没概念,稀土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却是 EUV 光刻机的 “心脏瓣膜”。ASML 生产的每一台 EUV 光刻机,核心的磁透镜、激光发生器里都得用高纯度的钕、铽等稀土元素,少了这些,光刻精度根本达不到 7 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要求。 这次新规说得明明白白,只要货物里中国来源的稀土成分超过 0.1%,不管在哪生产、走哪条运输线,都得向中方申请出口许可,用途、用量、终端客户都得如实申报。 更关键的是,14 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256 层以上存储芯片的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材料,出口都要逐案审批,等于直接掐住了荷兰先进半导体设备的供应链。 这波管控绝非突然发难,背后藏着清晰的因果。之前荷兰跟着美国的步调,对中国搞技术封锁,ASML 暂停向中国出口 EUV 光刻机,荷兰政府还以 “国家安全” 为由,冻结了中企安世半导体的部分股权,让这家中国最大的半导体分立器件企业海外业务受阻。 要知道,中国是全球稀土加工产能的绝对主力,占了 90% 以上的市场份额,高纯度稀土提炼技术更是独步全球。国外厂商想复制这套技术,至少得花 5 到 8 年时间,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来源。 ASML 现在的日子不好过。有行业分析师透露,这家公司的稀土库存只够维持 3 到 6 个月的生产,一旦库存耗尽,EUV 光刻机的产能就得腰斩。 更麻烦的是,全球范围内能提供符合要求的高纯度稀土材料的厂商,目前只有中国几家企业。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虽然有稀土矿,但加工提纯能力跟不上,纯度最多只能到 99.5%,远远满足不了 EUV 光刻机的要求。 这波冲击已经波及全球芯片产能,台积电、三星原本计划的先进制程扩产计划,因为担心设备供应不足,已经开始放慢节奏。 中国这波操作,展现的是实打实的产业底气。稀土资源不是中国独有,但全产业链的技术和产能优势,让我们在全球供应链中拥有了不可替代的话语权。 这不是要卡谁的脖子,而是对之前荷兰配合美国打压中企的对等反制 —— 你不让我拿到先进技术,我自然不会放任核心资源被用来制约自己。 要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荷兰半导体产业离不开中国市场,更离不开中国的稀土供应,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本不该被政治操弄破坏。 这波稀土管控不仅彰显了中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决心,更证明了掌握核心资源和技术的重要性。中国始终愿意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但绝不会接受单方面的打压和不公待遇。 未来,只有尊重市场规律、坚持互利共赢,才能让全球高科技产业健康发展,这或许就是荷兰和美方最该吸取的教训。 (主要信源:中国商务部——商务部公告2025第61号 公布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谁说要来
支持中国对稀土的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