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彭老总有个干儿子,叫郭炳生。毛主席头一次见到他时,就直接跟彭老总说了这么一句话。
这娃子可能不太适合咱们的革命队伍,他心里有点叛逆,你得早点留意着点,防着他点!
彭老总心里清楚,毛主席识人用人那是一绝,说话靠谱得很。可这回涉及的是他的养子,还是他特别器重的手下,所以彭老总心里头挺不是滋味,真的很难相信这家伙会背叛革命。
没想到,彭老总这回可是给自己惹了个大麻烦,毛主席之前说的话,还真是一点没错。
毛主席咋一眼就瞧出那人第一次见面时的人品咋样呢?后来,那家伙有没有干啥对革命不好的事儿?要是真干了,彭老总又是咋收拾他的呢?
【“反骨”初现】
郭炳生老家在湖南湘潭,他老爹郭得云啊,以前给彭老总当过班长。在彭老总眼里,郭得云不只是班长、兄弟,还是他的大恩人。
郭得云那时候真是帮了大忙,让彭老总有机会去考军校。在彭老总最艰难的日子里,郭得云始终陪在他身边,没离开过半步。
1922年的时候,多亏了郭得云的帮忙,彭老总顺利进入了湖南陆军讲武堂。但好景不长,郭得云不幸因病离世,留下了一个还没成年的孩子,这孩子就是郭炳生。
那时候,郭炳生才13岁,因为老是吃不好,身子骨特别弱。这事儿让彭老总心里头一直过意不去。班长也是,对他各种照顾,有啥给啥,可郭炳生心里头惦记着,自己还没啥能报答班长的呢。
彭老总看他孤零零地在街上漂泊,心里不落忍,就把他领回了家,当成了自个儿孩子一样对待。
说起来,郭得云当年一股脑儿地把所有积蓄都给了彭老总,结果弄得郭炳生连吃饭上学的钱都没了。为了感激这份恩情,彭老总一拍大腿,决定自己出钱,让郭炳生出去留学。
郭炳生在学校那会儿,表现一直挺出色的,老是受到夸奖。但彭老总觉得,这还不够火候。所以,等他毕业后,就直接把他领进了军队,想让他再好好锻炼锻炼。
那时候,郭炳生表现得特别听话,也很上进,小小年纪就已经赢了好几场仗了。
之后,彭老总领着他一块参加了平江起义。在那次起义里,他表现得特别勇敢有智谋,立下了好多大功,赢得了彭老总的大力称赞。
在井冈山那会儿,毛主席碰见过郭炳生,当时就觉得这家伙不简单,还悄悄跟彭老总说:“看他那样,有反骨,革命这条路他可能走不长!”
那时候,彭老总以为毛主席只是看他年轻,随便那么一提,并没太当回事。
后来,他陆陆续续当上了红八军6师的师长,还有红五军2师的师长。这一路,郭炳生可不是靠着彭老总的名头才出名的,那都是他真刀真枪,靠军功一点点拼出来的。
后来,郭炳生的职位一路攀升,夸奖声也跟着多了起来。这让他心里头飘飘然,变得越来越不懂分寸。他开始爱吹牛,总想抢风头,就连缴获的东西,他也常偷偷往自己兜里揣点。
而且啊,他对手下特别严厉,动不动就又打又骂,这完全违背了共产党的规矩。
起初,他只是暗地里有些“捣蛋”,但渐渐地这种行为就越发过分了。他开始对政治课置若罔闻,甚至还瞎扯说讲课的干部们“光动嘴不动手”,抱怨政治课占用了他宝贵的训练时间。
那时候,彭老总压根儿没往心里去,想着郭炳生既是他的干儿子又是得力助手,再说了,他老爹是个堂堂正正的人,儿子想必也差不到哪儿去。
因此,彭老总只是口头警告了他一下。
等彭老总察觉出不对劲时,已经太晚了。
【带领亲信叛逃】
时间一长,郭炳生就越发地骄傲自大了,他之前在老部队养成的那些坏习惯,也是越来越厉害。
那时候,郭炳生已经当上了军队的师长,他的一举一动对士兵们影响可大了。他手下的几个指挥员,看他那样,也慢慢染上了不少坏毛病。
他带的队伍松松垮垮,没规矩,打起仗来真让人捏把汗。
毛主席和朱老总发现军队里有点不对劲儿,就赶紧安排了一些很厉害的政委,让他们分到各个部队去,好好整治一下军纪。
郭炳生所在的那个二师,政委可是大名鼎鼎的彭雪枫将军。
彭雪枫到了部队后,几乎天天都给他提个醒,但他这人倔得很,压根儿不听。最重要的是,他的心思早就不对了,变得胆小怕事,也不思进取了。他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对党忠心耿耿、满腔热血的小伙子了。
郭炳生开始对彭雪枫越来越看不顺眼。
1932年秋天,蒋介石调动了45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围攻中央苏区。士兵们都在拼死抵抗,形势十分严峻。可就在这时,郭炳生在战场上一个劲儿地嘀咕,说革命没啥希望,这话简直就是往大家心头上撒盐。
那时候,战士们都挺紧张的,彭雪枫压根儿没空搭理他说的话。
八月底那会儿,国民党罗卓英和陈诚的部队又冲着红二师冲了过来。彭雪枫带着一小拨人马,硬着头皮跟国民党军杠上了,好给主力部队腾出撤退的空档。
这时候,郭炳生又搞出事情来了。红二师的大部分队伍好不容易冲出包围圈,彭雪枫却发现郭炳生带着5团的兄弟们莫名其妙地不见了。彭雪枫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好:郭炳生这家伙,该不会是想叛变吧!
没想到,费了好大劲才找到郭炳生,这家伙竟然想带着五团跑到白区,向国民党那边投降!
彭雪枫哪会让他如意,立马出面阻拦。郭炳生一看诡计被识破,就假装说要亲自带着特务连,去保护红五团转移到苏区去。
没过多久,红五团往西走的路线就被敌人给发现了。敌人一看,立马就开始调兵遣将,打算把红五团一网打尽。
彭雪枫带着五团的战士们奋力战斗,条件十分艰苦。而郭炳生呢,他瞅准红五团扎营休息的空档,悄悄拉着几个心腹投奔了敌军那边。
9月18号那天,郭炳生被国民党那边提拔成了“暂编三十七师师长”。他一叛变,还想着拉三军团里的其他人下水,让他们也加入国民党军队。结果,还真有两个他的手下跟着学坏,也叛变投敌了。
蒋介石派了这两个人去跟红军打仗,可他们还没来得及动手,就被红军快速干掉了。但到了那会儿,郭炳生已经不知所踪了。
【缉拿郭炳生】
1932年,咱们中国革命根据地迎来了第四次跟敌人“围剿”的较量。红军战士们连着打了好几天几夜的仗,愣是一声苦都没叫。可就算这样,当时红五军的军长彭老总心里还是过意不去,看着战士们这么拼命,他实在心疼。
他赶紧和其他指挥官碰头,商量怎么打破敌人第四次“围剿”,盼着能尽快把这仗打完。
这时,一个警卫员火急火燎地冲了进来,一看到彭老总,脸色立马就沉了下来。他快步上前,把一封电报递给了彭老总。
电报里头说的是有个红军战士背叛了组织,那个人啊,就是郭炳生,彭老总以前特别器重的手下。
就那么一晚上的功夫,彭老总突然发现自己从红三军的第3师师长,摇身一变成了国军师长,这事儿让他心里头真是别扭得慌,难以接受。
彭德怀怒气冲冲地大喊:“你这家伙,竟然背叛投敌,比你老爸还差劲儿,真是太丢人了!”
彭老总这回可没手下留情,立马就下了命令:“谁要是瞅见郭炳生,直接给抓了,绝不手软!”
1933年那会儿,蒋介石让郭炳生去了宁都和宜黄那边,跟咱们红军干上了。咱们红军的兄弟们,那时候提起他,没有一个不咬牙切齿的,恨透了这个叛徒。
战士们勇猛冲锋,郭炳生被打得连连后退,很快就被上百名战士围了个水泄不通。大家都跃跃欲试,眼巴巴地等着彭老总发话,盼着能一鼓作气,把这个大麻烦给解决了。
彭老总心里头那个难过啊,可他一点都没耽误,立马就喊话让战士们把枪排成一溜儿,对着郭炳生就开了火。
在一通响彻云霄的枪声之后,郭炳生的生命之路走到了尽头。
事后,彭老总心里头那个难受啊,他跟毛主席坦白说:“这都怨我,是我没看准人,现在我都没脸去见我的老班长了!”
主席非但没责怪他,还反过来安慰道:“这事儿不赖你,是他自己心里有鬼,怪不得旁人!”
郭炳生这人,要么是骨子里就带着那么一股叛逆劲儿,要么就是被周围太多的夸奖给捧得晕头转向了。反正不管怎么说,毛主席当初只是跟他见过那么一面,就感觉到这家伙将来思想可能会出问题。
得说毛主席挑人的眼光那真是太厉害了,真的是我们的伟大头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