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和中国签完经贸协议,美国转头就在其他领域加了新限制。中国没急着指责,更没仓促报

玉尘飞啊 2025-11-04 13:56:33

刚和中国签完经贸协议,美国转头就在其他领域加了新限制。中国没急着指责,更没仓促报复,直接把几批计划发运的美国大豆推迟了。这波操作不是赌气,是手里早有底牌。 外界本来以为签协议是中美关系缓和的信号,没想到平衡没维持几天就破了。一边签字画押,一边设卡子,这种操作让协议的诚意打了折扣,也暴露了经贸合作里的不确定性。 可能有人好奇,中国敢这么调整,就不怕大豆不够用?看2024年的数据就清楚了,中国全年进口大豆1.05亿吨。其中巴西占了71%,美国只占21%。 这十年中国早把“鸡蛋”分在了不同篮子里,除了巴西,阿根廷的大豆进口量也在涨,2024年都翻倍了。还拓展了俄罗斯、埃塞俄比亚这些新兴渠道,供应来源稳得很。 而且国家的储备也够扎实,中储粮的油脂压榨能力摆在那,储备资源充足,真遇到波动随时能调控,根本不愁断供。 反观美国这边,大豆可是他们的出口大头,2024年出口额245.8亿美元,中国过去常年买走一半以上。但2025年5月起,中国一粒美国大豆都没买过。 美国豆农快扛不住了,成本涨、价格跌,收获季到了连中国的订单都没影。美国大豆协会都急着致信,呼吁赶紧和中国达成协议,不然损失可能高达1600万吨订单。 其实这事儿的核心不是大豆本身,是信任。美国总在承诺和行动间摇摆,今天说取消关税,明天又设新障碍。做生意讲究双向奔赴,信任没了,单方让步根本没用。 中国的应对一直很理性,没搞情绪对抗,就是用市场选择权表态。暂停采购美国大豆,转头和南美加深合作,这是最实在的回应。 巴西也很给力,2025年光1到10月就计划对华出口超1亿吨大豆。阿根廷更直接,把大豆出口税降到零,两天就卖了70亿美元的货。 现在的中国早不是只能依赖单一市场的样子了,进口来源多元,储备充足,还有国产大豆产能在提升。谁想靠“变脸”拿捏我们,根本不现实。 美国可能没算明白,他们折腾的不仅是合作氛围,还有自己的市场。企业怕政策反复,农户怕订单流失,长期下去,只会把自己的优势市场拱手让人。 做生意和做人一样,讲究个说到做到。美国要是继续朝令夕改,最后伤的还是自己的农户和企业。 你觉得这种“边签协议边设障”的做法,最后会让谁吃亏?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信息来源: 光明网《中美就扩大农产品贸易达成共识 美国豆农如释重负》

0 阅读:66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