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4年,李自成的大将高杰,趁四下没人,将李自成的媳妇邢夫人拉到暗处,心急火燎

冷紫叶 2025-11-06 12:52:12

1634年,李自成的大将高杰,趁四下没人,将李自成的媳妇邢夫人拉到暗处,心急火燎的说道:“闯王可能发现我们的事了!”邢夫一听,赶紧带着军饷,与高杰私奔了。 崇祯七年闰八月,高杰奉命把明将贺人龙围困在陇州,李自成本想借这个机会收服贺人龙,特意让高杰去劝降。可劝降没成,陇州打了两个月也没攻下来,更要命的是派去的使者回来先见了高杰才去禀报李自成,这些细节堆在一起,让李自成心里的疑云越来越重。 没过多久,闯王直接派了别的将领接手攻城,把高杰调回后营守着老巢,明着是委以重任,实则是把他放在眼皮子底下盯着。 高杰心里跟揣了块烧红的烙铁似的,他刚从闯王大帐出来,那眼神里的冷意差点把他冻住,更让他坐立难安的是,他和邢夫人的私情早不是秘密。 邢夫人本是甘肃流民,十六岁被掳进义军后,凭着机灵能干被李自成纳为妻室,专门管着全军的粮草兵器调度,称得上是义军的“大管家”。高杰作为米脂同乡,又是闯王的心腹,每天都要到邢夫人的营帐交符验合物资,一来二去,两人在枯燥的军务里生出了别样的情愫。 邢夫人爱慕高杰的勇武,高杰更佩服她的将略,后来高杰自己都说,跟邢夫人好,可不是图美色,是真需要她的才智相助。 但李自成的猜忌像把悬着的刀,高杰很清楚,闯王治军向来狠辣,别说私通主母,就是稍有差池都可能掉脑袋。现在被调回后营,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哪天被撞破,两人都得死无全尸。 邢夫人比高杰更懂其中利害,她掌管着义军的银钱粮草,手里的权力不小,但这份权力全靠李自成的信任支撑,一旦事发,不仅自己活不成,辛苦打理的后勤体系也得乱套。 两人没敢多耽搁,邢夫人趁着夜色回到自己的营帐,借着清点物资的由头,让亲信把最紧要的军饷和一批精良兵器悄悄搬到了高杰早就备好的马车上。她跟着李自成多年,知道这些粮草银钱对义军意味着什么,也知道带着这些东西投奔明军,才能换来安身立命的资本。 高杰则在营外牵马等候,耳朵贴在帐篷上听着里面的动静,每听到一点脚步声都吓得心跳加速,生怕巡逻的士兵发现异常。 鸡叫头遍的时候,两人终于趁着换岗的空隙出了营门,马蹄踏在石板路上的声音被风声掩盖,身后的义军大营渐渐变成远处的一点星火。他们没敢停留,一路向南奔逃,直奔明军将领贺人龙的驻地。 此时的贺人龙刚从陇州解围不久,正愁没机会报复李自成,见高杰带着义军的“大管家”和军饷来投,当即大喜过望,立刻把两人引荐给了总督洪承畴。 洪承畴正缺熟悉义军内情的人,当即给高杰安排了职位,让他跟着贺人龙镇压起义军,这步棋算是走对了,高杰本来就跟李自成有了嫌隙,现在投了明军更是死心塌地,每次作战都冲在最前面。 崇祯十三年的时候,他还跟着贺人龙在玛瑙山大败张献忠,立下了不小的战功,邢夫人则继续发挥她的本事,帮高杰打理军中后勤,把部队的粮草物资管得井井有条,高杰对她几乎是言听计从。 后来的日子里,高杰凭着战功一路升迁,从游击将军做到副总兵,崇祯十七年更是被封为兴平伯,成了南明弘光朝廷的“江北四镇”之一,手握重兵驻守扬州。 但他骨子里的桀骜一点没改,刚到扬州就想进城掳掠,被百姓抵制后还动了武,最后还是史可法出面调解,让他驻军瓜洲才作罢。 倒是邢夫人比他看得长远,多次劝他要归心史可法,好好谋划收复中原的大事,高杰听了她的话,真就收起了跋扈性子,开始礼敬史可法,还主动提出北上抗清的计划。 可惜这计划没能实现,顺治二年正月,高杰带着十几个亲兵去睢州劝说总兵许定国出兵,没想到许定国早就偷偷降了清军,直接在宴席上设下埋伏。当晚火炮声四起,高杰的亲兵全被杀死,醉酒酣睡的他也没能幸免,当场被许定国砍了脑袋。 消息传到扬州,邢夫人没哭天抢地,反而立刻带着儿子高元爵去向朝廷请恤,还主动接管了高杰的部队。 她知道自己一个妇道人家带着幼子,很难压住这群骄兵悍将,听说史可法没有儿子,她特意上门求见,想让儿子拜史可法为义父,借这份关系稳住军心。 可史可法嫌弃他们是“流贼”出身,死活不肯答应,还让她把儿子托付给了太监高起潜,即便如此,邢夫人还是咬牙撑了下来,在史可法的协调下,安排高杰的外甥李本深做提督,李成栋当徐州总兵,硬是把这支队伍攥在了手里。 清代张廷玉在《明史》里说,高杰刚悍难驯,却在要锐意进取的时候被杀,实在可惜,顾诚先生也提过,高杰虽有前科,可最后那点北上抗清的心思,要是能成,说不定南明的局势能不一样。 而这一切的起点,都绕不开1634年那个秋夜,要是没有李自成的猜忌,没有那桩被撞破的私情,高杰或许会跟着李自成一路打进北京,邢夫人也成了大顺朝的后妃。可历史没有如果,那夜的私奔,不仅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也在明末的乱局里,悄悄埋下了后续诸多故事的伏笔。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