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抗战胜利76周年纪念日,我想聊聊这场中华民族历史上异常惨烈的战争,我们的先辈们是面对怎样的对手,付出怎样惨重的牺牲,是怎样在艰苦卓绝的八年岁月里坚持下来的。
抗日战争是一个工业国家对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农业国家碾压式的不对称战争,很多人对这一态势没有充分的理解,但这从很多的抗战史料记载中就能看出来。抗战时中国军队与日军作战的伤亡交换比经常是5:1甚至更高,意味着我们对日作战时必须保证至少有5倍的优势兵力才可对敌开战。
当然,这并不能说我们的先辈们战斗力不如日军,因为一个工业国对一个农业国的优势是全方位的,除了精良的武器装备、先进的交通工具这些看得见的硬件差距外,还包括战术训练、作战制度建设、战术执行能力等软实力上的差距。
今天,我们就通过抗日战争时期被彭老总念念不忘的一场败仗——关家垴战斗,来体会先辈们是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下与武装到牙齿的日本鬼子英勇奋战,来体会下什么是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
一1940年10月以后的华北敌后战场,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已经接近尾声,在八路军各参战部队的连续破袭和打击下之,华北日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惨重损失。与此同时,八路军也因为马不停蹄的连续作战,参战各部人员异常疲惫、而且武器弹药也消耗过大,因此很难继续扩大战果。
根据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八路军总部决定结束百团大战的第二阶段作战,要求各部队一面进行休整补充,一面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阶段的作战做准备。
但你想休息,小鬼子却不让啊,前两阶段的破袭战让鬼子损失惨重,引起了他们强烈的报复心。很快,从1940年10月6日起,日军就调集数万兵力向我抗日根据地开展大规模的报复性“扫荡”。
这实际上也是日军作战的规律,即每次失败后,必然出兵报复,失败得越惨,报复得越凶,而且常常是败兵刚刚收队,大队人马就立即扑来,妄图趁八路军战后休整时,打八路军一个措手不及。这也说明了一个工业国家在遭到打击后的补充休整和反击能力同样是碾压般的存在。
1940年10月25日,一支由日军36师团的参谋冈崎中佐率领的500多人的混编大队瞎打误撞的闯入山西省黎城县东南的黄崖洞外,严重威胁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的安全。说他是混编大队是因为他和日军一般的大队稍有不同,他比一般大队人数少,但武器装备比较全,有3门山炮加入作战(战斗中发射山炮炮弹246发),还可以呼叫空中支援。
对于这只孤军深入八路军根据地腹地的日军,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认为,如果任由一支大队规模的鬼子兵力就可以在根据地横冲直闯,那以后根据地将面临更密集的鬼子扫荡,根据地将永无宁日。所以,彭老总决定调集优势兵力将之歼灭。
这张著名的照片就摄自于关家脑前沿阵地
其实,冈崎大队并不知道黄崖洞有八路军兵工厂,当时他们也没找到水腰兵工厂。因为他们对当地的地形极不熟悉,为了避免遭到八路军的伏击,他们也不敢离开地图上标有的路线太远。冈崎大队一直在沿西井—黄崖洞—左会这一地图上的路线袭击八路军的指挥机关。但由于八路军战术灵活、能利用地形与鬼子周旋,使得冈崎大队一直疲于奔命而战果甚微,直到10月28日被迫开始从左会村反转。
与我们大多数人理解的鬼子有“武士道”精神加持,天不怕地不怕的印象不同,鬼子其实也是怕死的。冈崎大队一路由黄崖洞,左会、刘家咀地区走来,就不断遭到根据地军民的袭扰。冈崎根据袭扰的频率判断,自己已经进入八路的腹地,如果再这么不知天高地厚的闹下去,闹不好会被八路包了饺子。于是,在放了一把火后,冈崎大队于10月28日主动撤到武乡县蟠龙镇的关家垴村附近,准备夺道武乡,退回沁县。
鬼子既然送上门来,哪能让你这么随便走了呢?来而不往非礼也。恰巧,刚打完榆辽战役的八路军一二九师,此时就在蟠龙镇附近休整。决不能让冈崎大队退回老巢!彭老总决心消灭这股日军。随即,彭老总赶回八路军总部,与左权等人研究制订具体的作战计划。
计划中的具体攻击部署是这样的:
386旅772团和总部特务团为一路,从关家垴东北、东南侧攻击;
385旅769团为一路,从关家垴的西北侧与前一路并肩攻击;
决死第一纵队为一路,由南向北推进,在关家垴南侧对日军的左翼进行牵制;
新编第十旅为一路,由西向东封锁日军西逃之路。
战前部署
可以说,这样是攻击部署和李云龙在晋西北攻打平安县城一样,以绝对优势兵力四面主攻,没有助攻。如果加上外围负责打援的部队,八路军一共调集了8个主力团,总兵力超过2万人,从纸面实力来看,不算外围阻援兵力,10000对500,也达到惊人的20:1的比例,八路军具有绝对优势,应该能很轻松的歼灭这股日军。
但从实际战场形势看,却不是那么回事。
二从地形上看:关家垴位于太行根据地的腹心地区,在武乡县蟠龙镇砖壁村正北13里处。这一带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关家垴是群岭环抱中的一个高高山岗,山顶是一块方圆几百米的平地,很适合排兵布阵。其北面是断崖陡壁,下面是一条深沟;东西两侧坡度较陡,也不适合仰攻;只有南坡比较平缓,可作进攻路线。
关家垴南坡上面原住着50余户姓关的人家,沿山壁挖了一孔又一孔的窑洞。此时,村里的人早已转移出去了,正好被日军用来构筑工事。
以上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南坡的对面是一个比关家垴更高的叫柳树垴的山岗,与关家垴互为掎角,二者的距离很近,最远处才600多米,完全在鬼子三八大盖射程范围内,这意味着从柳树垴上可以用火力控制通往关家垴的小路。冈崎聪明就聪明在,在占领关家垴的同时,也占领了柳树垴,并连夜在两地构筑工事,挖了坑道。这样一来,日军就在关家垴和柳树垴布成了一个严密的火力网。
好了,到目前为止,战场形势是:我方兵力占据绝对优势,敌人被迫困守孤山。但敌人却依托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非常专业合理,且武器弹药相对充足,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兵力少的弱项。
我们从纯军事的角度来看,未打之前,就应该判断出,以当时善打游击运动战的我军装备来看,这一仗是五五开的风险仗。为什么呢?因为我军缺乏重武器和空军支援,如果我军有空中支援的话,这根本不是事,饱和轰炸足以把关家脑主峰炸平。
即便没有空军,如果有大口径远射程重炮的话,完全可以在图中东南侧的A、B山岗顶部平台构筑炮兵阵地,打出一个“范弗里特弹药量”也足以让冈崎大队魂归小日本。无奈我军当时只有迫击炮,只能近距离高仰角曲射,射程短,只能在山脚下构筑阵地进行炮火支援,这样,你的迫击炮阵地的后背就完全在柳树脑敌军的射界之下。
所以,此战最关键的地方就是柳树垴,柳树垴在,则我军可以专心致志的围歼关家脑的敌人,没有后顾之忧,柳树垴失,则我军进攻关家脑时必然腹背受敌,时刻操心柳树脑的鬼子冷枪冷炮的袭击,连基本的炮兵阵地都无法建立。
我们可以假设,这场战斗的指挥员如果不是彭老总,而是另两位战神级人物的话,他们会怎么做。
如果此战由还在苏联莫斯科郊外养病的林彪来指挥的话,在经过他周到细微的精打细算后,百分百是绝对不会打这一仗的,他会想办法逼着这群鬼子离开关家脑,在鬼子撤退途中寻找有利地形再创造一个平型关大捷,如果找不到合适机会,他宁可放过这一波鬼子也不会霸王硬上弓,也就是说,林总只考虑军事仗,不会考虑政治影响。
如果此战是由此时正带领新四军在华南转战的粟裕来指挥的话,在三年南方游击战的血与火中历练出来的粟总百分百是会打这一仗的。因为关家脑之战就是一个迷你版的孟良崮战役,但粟总考虑的重点也不是小股鬼子在根据地横冲直闯带来的不良政治影响,他考虑的是这么一坨肥肉送到嘴边,不吃白不吃。与彭老总不同的是,粟总可能对战机的捕捉更灵敏,他可能不会召开会议专门研究,而是直接命令各部队火速集结到位,在鬼子关家脑工事还没构筑完,自己也没有充分准备好就发动猛攻。那样的话,伤亡也小不了。
以往,好多观点都认为是彭老总在这一战中不顾我军善打游击战、破袭战的优势,而是让部队打最不擅长的攻坚战,结果导致了重大的伤亡,以此来诟病彭老总。其实,这是非常片面的看法,因为关家脑之战不仅是一场军事仗,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场宁肯打光部队也要坚持下去的政治仗,至于为什么,后面分析。
而且,关家脑之战其实并不是彭老总一个人做出的决定,他的身后还站着两个军神级的军事家,一个是129师师长刘伯承,一个是因为英年早逝而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军事奇才左权。关家脑之战的战前决断上两位也是没有异议的,都坚决主张一定要歼灭这伙不知天高地厚的鬼子,只是后面的战局对我军不利时,他们才提出要果断撤兵,保存实力。而彭老总更是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力排众议也要将战斗坚持下去。
三关家脑战斗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总攻前不太成功的抢占有利地形
1940年10月29日,半夜11时左右,八路军参谋长左权接到报告,日军冈崎大队已经在八点半占据了关家垴,并且强抓了300多民夫连夜挖掘工事,现已构筑完毕。日军利用这短短的3个半小时的宝贵时间,将自己不擅长的运动战,变为了阵地攻坚战。日军的野战工事以山脚外围、山腰窑洞、山顶核心工事三线配置。他们沿着关家垴山脚,挖了300多个散兵坑,形成外围阵地。
不仅占领了关家垴,更不利的是,日军把柳树垴也抢到了手。
而现在离预定的总攻时间还有5个小时,改变作战计划已不大可能。柳树垴的失去,已经让敌抢占先机,对八路军的攻击十分不利。左权不亏一代名将,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先让让八路军总部的特务团利用黑夜提前发起攻击。因为左权对敌人的生物钟规律把握是比较准的,冈崎大队在八路军的围困下已经疲惫不堪,尤其是他们刚刚构筑完工事,肯定是累得不行,一定倒头就睡,所以,左权要趁敌人酣睡的凌晨3时进行偷袭。”
具体布置是:
第二营从侧后摸到关家垴山顶,等凌晨3时日军睡的正熟时发起攻击,除掉山顶上日军的机枪阵地;
第三营从关家垴和柳树垴中间突击,斩断两股日军之间的联系,得手后向西突进,摸黑逐个消灭窑洞里的敌人;
其他两个营从西北岭插上,防止敌人逃回武乡。
左权特别强调,特务团的总任务是掩护兄弟部队按时进入阵地,在冈崎大队预想的中间开花中再来个中间开花,与兄弟部队配合,一举歼灭敌人。从这一系列安排和选择的时机看,左权的部署可谓是滴水不漏,已达到最优配置,没有丝毫疏忽。
特务团受领任务后,团长欧致富带领各营按照左权的部署立即行动。凌晨3时前,特务团各营就已到达预定位置。第二营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了关家垴的山顶。随着二营战士们手中一排手榴弹的横空狂甩,埋伏在山下的特务团各部迅速向各自的目标冲去。
起初,战斗进展得相当顺利,特务团很快占领了关家垴上的一排窑洞。
可正当特务团准备继续向前攻击时,这里出现问题了:
左侧的一间窑洞中又突然响起猛烈的机枪声,把特务团压得无法展开。怎么窑洞里的敌人越打越多了?原来是日军将这排窑洞全打通了,你消灭了这个窑洞的敌人,其他窑洞的鬼子又通过暗道赶过来增援,等于这是个里外相连、窑窑相通的循环作战工事。
而且机枪阵地前还挖有防弹壕,如果手榴弹没有扔到位,掉到防弹壕里,就难以对日军构成威胁。这是任何人,包括左权都始料未及的。就这样,在同日军争夺窑洞时,就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团长欧致富一看情况不妙,立即命令各营暂停攻击,就地隐蔽,待大部队发起攻击后,再里应外合歼灭敌人。
二、柳树垴是关键,柳树垴的得与失
前面分析地形时,我们就知道,在这次战斗中,柳树脑就成了决定战斗是否成功的关键。也可以说,柳树脑是围歼冈崎大队这盘棋最关键的棋眼,柳树脑得,则我军可以毫无顾虑的在山坡前架设火炮阵地,用火炮支援关家脑,那样,八路军损失会降低不少。柳树脑失,则进攻关家脑的部队腹背受敌,根本不能全力以赴的攻坚。
在特务团渗透进关家脑不到一小时,10月30日凌晨4时,八路军总部下达总攻命令。随着几发炮弹在日军前沿阵地掀起的漫天烟尘,八路军对关家垴和柳树垴同时发起了猛击。战斗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片刻间,枪声大作,杀声震天。
决死第一纵队三十八团担任攻打柳树垴的任务。早已铆足了劲的三十八团指战员迅速向柳树垴冲去。双方随即在柳树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反争夺。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决死第一纵队三十八团终于在天亮时抢占了柳树垴。
在决死第一纵队三十八团攻击柳树垴的同时,八路军其他各部则向关家垴之敌发起了攻击。由于地形过于复杂险要,日军武器又精良,八路军每攻下一个阵地、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日军虽然伤亡也不小,但没有撤离逃跑的意思。因为冈崎也是个优秀的日本指挥员,他知道一旦撤离阵地就必然会遭到善于在运动中捕捉战机,并且还是数倍于己的八路军的分割包抄而被歼灭。他只能利用关家垴的有利地形,困守待援。
上午9时左右,冈崎还召唤来了空中支援,关家垴上空飞来了几架日军飞机对关家垴进行狂轰滥炸。关家垴地方小,八路军投入的兵力又多,日军的轰炸给八路军以很大的威胁,八路军不得不暂时停止进攻。日军飞机狂轰一番后掉头而去,八路军各部继续向当面之敌展开进攻。
就在这时,战场形势又发生变化,决死第一纵队的三十八团与二十五团调整部署换防时,因战场经验不足,被日军钻了空子,遭到日军的猛烈反击,柳树垴又被日军夺了回去。
三、失去柳树垴后的战斗胶着
战场形势的这一变化是彭德怀、左权未曾想到的,严重影响了其他部队对关家垴的进攻。八路军在进攻关家垴的同时,不得不重新组织三个营的兵力反攻柳树垴。然而,连续攻击了四次,但由于地形限制和几支部队协同及火力配合欠佳,虽给日军以很大杀伤,却未能夺回失去的主阵地,与日军形成对峙。八路军自身伤亡也较大。
由于柳树脑的得而复失,使我军失去了从正南方向缓坡攻击的可能,只能改由其他方向攻击,这严重影响了关家脑的战斗。
从东北方向攻击的是三八六旅七七二团,由于得不到有效炮火支援,且攻击地形十分不利,能接近敌人阵地的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战斗打得异常残酷。战士们一次又一次地攻击,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爬,反复与日军短兵相接,伤亡极大。
从西北方向攻击的是三八五旅七六九团。这一面,是一个约20米高的陡崖,快到崖顶的地方,有一个略凸出来的壕坎,上面是30多米长的一个斜坡,一直通到关家垴山顶日军的前沿阵地。攻击前,七六九团突击部队曾借助攀登工具和陡崖上的野藤爬到壕坎处,但被日军发觉,日军随即用火力封锁了斜坡。因地形所限,七六九团突击部队既无法发起冲锋,又无法压制日军火力,反被日军压制在壕坎处无法行动,后续部队也因地形的限制无法投入战斗。
而在前面早于总攻发起前就攻到半山腰的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虽然先于大部队攻上了关家垴,并在大部队发起攻击后继续向日军发动攻势,但因受地形及缺乏重武器支援的限制,未能给关家垴上的日军以致命打击,也无法压制日军的火力,自身伤亡也在不断增加。
八路军几路攻击部队的进攻行动先后受挫,战斗一度呈胶着状态,八路军的伤亡在不断增加。
四八路军进攻受阻,且伤亡较大,这令在前方指挥作战的陈赓坐立不安。随后,陈赓拿起了电话,向彭德怀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此处的地形对我十分不利,是否可以把冈崎大队放下山来,另选有利地形打他的伏击?”
“不行,一旦放走日军,就很难再打着他了,必须在此将其消灭!”彭德怀态度坚决。
“这样打下去,代价太大了!”陈赓想继续说服彭德怀。
彭德怀答道:“就是拼光了,也要拿下关家垴!现在拼光了,以后再补充。不能打硬仗的部队,以后也没有前途!”彭德怀的语气仍不容置疑。陈赓只好继续组织部队向前攻击。
彭德怀放下电话后,便走出窑洞。他为牺牲的战士感到痛心,更对目前战斗的胶着状态深感不安。彭德怀皱紧了眉头,更令他不安的是,据侦察人员报告,数千名日军已从四面八方向关家垴赶来,如果敌军援兵一到,后果将不堪设想。
正在这时,在前方指挥作战的刘伯承鉴于八路军各攻击部队损失较大,也打来电话,建议部队暂时撤围,另寻战机。
彭德怀在电话中对刘伯承说道:“冈崎大队所剩人已不多了,我们不能给敌人喘息的机会,应该一鼓作气坚决消灭他!”
刘伯承回道:“我的彭老总啊,这样打我们赔不起呀!”
彭德怀耐着性子说道:“我的老兄,敌人援兵正在逼近,一旦放虎下山,他立刻就会得到援兵的接应。”
“那就以后再收拾他!关家垴的地形对我不利,我军伤亡太大了!”刘伯承回道。但彭德怀仍坚持打下去。
最后,刘伯承也有些生气,对彭德怀说道:“你这是赌气,蛮干!这一仗,我不同意再打!”
彭德怀也终于按捺不住直往上窜的火气,在电话中发起了犟脾气:“拿不下关家垴,就撤销第一二九师的番号,杀头不论大小!”
彭老总的这话说得有点重,要知道刘帅参加过南昌起义,在红军时期就是总参谋长,资历、能力、威望都是和彭老总不相上下的。彭老总过后也是否后悔,不住地抽自己嘴巴子。 好在刘帅心胸宽广,根本没放在心上,而是在指挥所继续指挥。
刘伯承拿起望远镜观察了一下前面的攻击地形。忽然,连接关家垴陡崖崖顶与壕坎之间的斜坡上隐隐露出的黄土引起了刘伯承的注意。他随即问道:“壕坎上面的斜坡是土质的吗?”七六九团团长郑国仲回答:“是黄土坎。”刘伯承顿时有了主意:“挖暗道,通上去!”郑国仲一听,茅塞顿开。于是,他一面组织火力佯攻,以吸引日军的注意力,一面组织人员从壕坎下面挖通往关家垴山顶的暗道。这样,七六九团终于找到了解决部队无法向关家垴进攻的办法。
经过10月30日一天的激战,八路军虽占领了关家垴和柳树垴部分日军阵地,歼灭了不少日军,但剩下的日军仍占据着两地的主要阵地。
与此同时,敌人的援兵也到了,有两路:
一路是从武乡、辽县(现在的左权县,左权将军未牺牲前叫辽县)出动的2500多名日军向关家垴增援,已经同负责外围阻击的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和新编第十旅接上了火。
一路是由黎城等地出动的数千名日军机动部队,也在向关家垴开进。在此情况下,三八六旅又派出一个团前去担任阻击任务。
八路军其他各部则于10月31日重新组织兵力对关家垴和柳树垴的日军发起了进攻,力争在日军援军到来之前歼灭冈崎大队,结束战斗。
然而驰援日军最终快速逼近关家垴,而且援军有差不多两个联队的鬼子,我军确实吞不下这顿大餐。八路军不得不撤退,关家脑战斗结束。
好了,啰啰嗦嗦已经写了不少了,关于关家脑战斗的后面分析,我们下篇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