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的两个现实,一是正如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所说,东南亚最大的投资来源是美国,而

如梦菲记 2025-11-07 11:09:25

不可否认的两个现实,一是正如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所说,东南亚最大的投资来源是美国,而不是中国,二是不管我们对东盟国家多么友好,东盟大多数国家仍然倾向于支持美国。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去年10月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说了一句大实话:东南亚最大的投资来源其实是美国,而不是中国,这话听着扎心,但数据摆在那里确实没法反驳。   2023年美国往东盟砸了744亿美元的直接投资,而2018到2022这五年加起来,美国投了743亿,中国是685亿,表面看差距不算太大,但钱花在哪儿门道可就大了。   美国的钱基本都投在半导体、高端制造这些能卡住别人脖子的领域,美光科技直接在越南建了个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厂,一口气招了一万工人,这可不是简单盖个厂房的事,等于把核心产能都搬过去了。   英特尔在马来西亚的封装测试厂每年光设备升级就要投好几个亿,高通更是把东南亚当成5G技术研发的大本营,这些投资个个都抓着产业链最要害的位置,东盟国家想发展高科技产业,绕都绕不开美国。   反过来看中国这边,2020到2024年在东盟的制造业投资累计659.1亿美元,听着也不少,但其中64.1%都砸在了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这“三样新”上。   泰国的新能源汽车厂投了上百亿泰铢建组装线,可核心的芯片和电机技术还得靠进口,印尼的锂电池厂看着红火,本质上就是把当地镍矿挖出来加工成电芯,赚的还是资源加工的辛苦钱。   更麻烦的是,73%的中国大型企业都抱怨在泰国融资成本比国内高,中小企业更有67%应对不了外汇风险,说白了就是赚点加工费,还得担着不小的风险。   这一对比就看明白了,美国是来当“产业链掌柜”的,攥着定价权和技术权,中国更像是“生产车间主任”,忙着搞组装和加工。   2024年美国还跟新加坡、马来西亚签了“芯片联盟”备忘录,技术和规则都牢牢控制在手里,东盟国家心里门儿清,谁能真正卡他们脖子,谁只是来一起赚快钱的。   更让人没办法的是第二个现实,不管咱们对东盟国家多友好,人家大多数还是倾向于支持美国,新加坡智库2025年的调查报告说得很直白,要是被迫选边站,52.3%的东盟受访者会选美国,只有47.7%倾向中国。   别看56.4%的人认为中国是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力量,可61.9%的人都对这种影响力心存担忧,反而对美国经济影响力的欢迎度高达56.8%。   安全上的依赖更把这种倾向钉得死死的,越南91.2%的受访者对中国抱有警惕,菲律宾83%的人也是这态度,这俩国家一边拿着中国的投资建工业园,一边忙着跟美国搞联合军演。   菲律宾通过加强防务协议直接给美军开放了九个基地,离南海近得能看清军舰型号,越南嘴上说保持中立,却偷偷让美国海岸警卫队的船停靠金兰湾。   这些国家的算盘打得很精,经济这条链断了,订单可以从中国挪到越南、印尼的工厂,转个手就能接上,可安全要是出问题,政权都得晃荡,美国的导弹网、情报共享,这些东西一翻脸就全完了。   冷战之后美国的军事网络把菲律宾、泰国、新加坡罩得严严实实,这些老盟友下意识就往那边靠,他们心里有个阴影,中国体量这么大,今天是合作,明天会不会就变成主导了。   东南亚这块地方夹在中美两大国之间,早就摸透了大国博弈的套路,他们知道怎么利用自己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在两边争取最大利益。   美国想通过拉拢东盟来遏制中国,中国希望通过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东盟就巧妙利用这种竞争,既从美国那里拿安全保障和高端投资,又从中国这里拿贸易机会和基建支持,成了大国博弈中的最大赢家。   咱们对东南亚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就是平等相待、互利共赢,从不强迫别人选边站队,也不附加政治条件。   中国连续十多年坐稳东盟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双边贸易额突破9000亿,比美国和东盟的贸易额高出一倍多,这种合作方式确实符合东盟国家的需求,所以即便美国在投资上有优势,在安全上有影响力,东盟国家也不会疏远中国。   只是咱们得清楚,想要真正在东盟地区占据主导,光靠砸钱修路是不够的,技术、标准和安全承诺这些短板必须得补上,产业链核心和安全保障才是真正的王牌。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0 阅读:64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