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不仅是美国,整个世界的工业国都在围剿我们,起因就是市场竞争。 确实咱们现在遇到的,不是简单的贸易摩擦,而是一场“世界工厂”引发的围堵战。 过去几十年,欧美把工厂一个个搬空,搞金融、玩资本,把辛苦活儿全甩给了咱们。咱们不抱怨,埋头苦干,硬是用十几年时间,建起了全球最全的工业链条——从螺丝钉到芯片,从电池到电动车,啥都能造,而且又快又好又便宜。结果就是,国外同类产品价格被我们“打穿”,人家卖不动了,自然眼红。 于是,不管敌友,都开始加税、设限、搞调查。说白了,他们既离不开咱们的便宜货,又不甘心被抢了饭碗。咱们产能能撑起全球一半市场,可国内因为通缩、收入预期不稳,连自己产量的两成都吃不下。一旦出口被卡,工厂就得关门,这真是“狼真的来了”。 怎么办?不能光靠“便宜”打天下,得升级。 第一,把厂子搬出去。借着“一带一路”,在海外建园区、设厂,靠近市场生产,绕开关税墙。 第二,往高处走。过去我们赚“组装费”,现在要攻芯片、工业软件、高端设备这些“卡脖子”环节。别人卡我们,我们就换路走——比如不用EUV光刻机的Chiplet技术、开源的RISC-V架构,另辟蹊径;同时,设备、材料、设计、制造一起上,形成合力。 第三,把内需拉起来。国家推“以旧换新”,买新能源车、换智能家电、更新工业设备,用真金白银把国内这个“沉睡市场”叫醒。哪怕先消化三成产能,也能稳住基本盘。 第四,造出新市场。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制造这些新赛道提前布局,用政策给机会,让新技术有地方练、有订单用,越用越强。 第五,改制度。淘汰落后产能,打破地方保护,让资源流向真正有创新力的企业,别让“僵尸厂”占着地盘。 一句话:过去我们靠“能造”赢了市场,现在要靠“会创”赢得未来。把世界工厂变成世界创新工场,才能突出重围,活下来,强起来。
荷兰政府今天突然宣布:安世中国芯片供货将重启2025年11月7日,荷兰政府发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