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崩得太突然!郭台铭绝对没料到,以前大陆工厂灯火通明的代工巨头,如今像破气球般迅速泄气,帝国说没就没了! 想当年深圳龙华厂区多风光,郭台铭把诺基亚手机摔在地上,喊着“富士康造的东西经得住摔打”,工人们满眼都是干劲,郑州工厂最火的时候,一天能造几十万部iPhone,世界上七成的iPhone都从这儿出来,郭台铭还高调说“不是中国成就富士康,是富士康给大陆人民饭吃”,那时候谁能想到这帝国会有今天。 这一切还得从苹果的“变心”说起。2018年美国加征关税,苹果iPhone成本涨了不少,第四季度营收增速直接慢了3个百分点。从那以后,苹果就打定主意分散风险,不再把鸡蛋全放富士康篮子里。 早年间和硕抢走iPhone4S订单,就让富士康当年营收跌了近两成,那时候谁也没料到这是雪崩的开始。2024年更狠,本土的立讯精密直接拿到了iPhone16高端机型的订单,这家企业2025年净利润预计能到165亿-171亿元,比富士康的利润还亮眼。 印度塔塔集团也插了一脚,收购纬创工厂成了第四大代工厂,一点点啃走份额。到了2024年底,苹果干脆砍了10%的iPhoneXR、XS订单,富士康原本准备的60条产线,一下停摆了15条。 郭台铭不是没挣扎,可每一步都踩错了地方。眼看苹果要去印度,他2019年就砸了50亿美元在泰米尔纳德邦圈地,想复制郑州的神话。 没想到印度工厂是块烧钱的“烂摊子”:全国五分之一地区缺电,生产线说停就停;工人效率比中国低30%,还动不动就罢工;连螺丝钉都要从中国运过去,物流成本高得吓人。2024年光是停电就导致减产超40%,这笔投资基本打了水漂。 反观大陆,早就不是靠廉价劳动力吃饭的年代了。国家推“中国制造2025”,鼓励企业搞技术创新,立讯精密这样的本土企业趁机搞智能制造,生产良率比富士康还高。 可富士康还守着老一套,郭台铭早年喊着搞自动化,最后也没成气候,还是靠临时工撑场面。 郑州厂区里,工人拿完返费就走,产线扩了又缩,“拆楼层”成了常态。2025年更传出要裁员34万人的消息,虽然富士康说不评论流言,但高层降薪、削减人力成本的传闻早就传开了。 账本上的数字藏不住实话。2024年富士康营收看着涨了11%,可赚钱的根本不是iPhone代工——消费电子营收从3.35万亿新台币跌到3.17万亿。全靠AI服务器业务拉着,可这块收入占比才30%,比消费电子少16个百分点,还是没摆脱对苹果的依赖。而且它的利润率比立讯低了12个百分点,连赚钱的本事都不如对手了。 如今苹果在印度的产能眼看着涨起来,2025年要造全球32%的iPhone。龙华厂区的旧设备还在,郑州车间的灯偶尔也亮着,可再也回不到40万人灯火通明的日子。郭台铭当年喊“富士康养大陆”时的底气,终究没跟上时代。 大陆制造早就不是代工的代名词,而守着老办法的富士康,就像被扎破的气球,气泄得一天比一天快,再也鼓不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