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刚和神二十一伙伴完成交接、还带着太空烧烤余温的神二十航天员,会被毫米级的太空碎片绊住回家的路?原定 11 月 5 日返程的计划临时推迟,最揪心的何止是航天员本人,还有家里盼着团圆的亲人们。 可懂行的都知道,敢临时推迟返程,恰恰说明,咱的监测网灵得很、应急预案足得很,这不是瞎紧张,而是对航天员生命的负责。 那些吐槽“小题大做”的人,恐怕还不知道毫米级的太空碎片有多吓人,这些太空垃圾在轨道上,能以每秒七八公里的速度飞行,比子弹快十倍还多,撞一下就能把航天器舷窗划得稀烂,要是砸中燃料箱、管线,后果不堪设想。 这些空间碎片,主要是咱们人类自己六七十年的航天活动,留下的烂摊子,废弃的航天器、火箭残骸占了40%以上,还有那些卫星分离时,蹦出来的螺栓、火箭保护罩,甚至宇航员出舱时不小心掉的工具,都成了太空中的危险品。 更可怕的是,这些碎片还会相互碰撞,产生新的碎片,形成所谓的“碎片雪崩”,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倒全倒。 说到这不禁想到咱们国家的空间站,要知道,中国空间站,曾经两次主动规避过马斯克的星链卫星,这说明咱们的太空监测和规避能力,已经相当了得。 但问题是,现在太空中的碎片实在太多了,光是大于10厘米的就有54000个,1毫米到1厘米之间的更是高达1.4亿个,这么多碎片,防不胜防。 面对这些碎片,咱们人类也不是束手无策,科学家们想出了不少办法,比如用光学望远镜和雷达监测碎片动向,就像气象台预报天气一样预报碎片轨迹。 对于大的碎片,航天器可以主动规避,对于小的碎片,就采用被动防护,比如给航天器穿上“防护甲”,科学家们还在研究用激光烧蚀、太空拖网、机械臂捕获这些高科技手段,来清理空间碎片。 不过,我看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源头上减少碎片的产生,现在全球商业航天发展得如火如荼,光是今年8月,国内就完成了9次商业发射任务。 我特别欣赏的是,咱们中国航天始终坚持的生命至上原则,神舟二十号推迟返回,让我想起了航天员陈中瑞发射那天,他老家的父母紧握双手、眼含热泪看着直播画面的情景。 (每天更新,点进主页我们一起看世界!喜欢文章的可以帮忙点个关注点个赞~) 这就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每一位航天员背后,都有期盼他们平安归来的家人,所以,推迟无所谓,平安最珍贵,有哪一位父母愿意拿自己孩子的生命去冒险呢? 对此大家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