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悄悄改了 “中国香港”四个字突然没了 2025年11月9日,第十五届全运

诺原论楚翊许 2025-11-11 16:02:12

字幕悄悄改了 “中国香港”四个字突然没了 2025年11月9日,第十五届全运会在粤港澳三地同步开赛,这场首次走进香港、澳门的全国顶级赛事,一开幕就藏着暖心小细节。 之前国内所有体育赛事直播,香港队的标注从来都是“中国香港队”,生怕观众忽略其中国属性,字幕组总会特意补上前缀。 但这次启德体育园击剑比赛里,出场的是“香港队”;香港单车馆自行车赛中,队员标注也是“香港队”,和北京队、广东队的写法一模一样,少了以往常见的“中国”两个字。 可能有人没太在意这变化,但常看比赛的人知道,这可不是小事。而香港这次不光是来比赛的,更是主办方之一,为了办赛动了真格的。 从去年10月成立统筹办公室开始,整整两年时间,把各项准备都做扎实了。 香港要承办8个竞技项目,像在维多利亚公园搭起临时场地办沙滩排球,在中环海滨办铁人三项,这些地方平时都是市民休闲的去处,为了赛事两周内就完成了专业改造。 还有场地自行车、击剑、高尔夫这些项目,都安排在启德体育园、粉岭高尔夫球场这些有国际大赛经验的场馆,确保比赛不出岔子。 群众赛事的保龄球早在8月份就顺利比完了,残特奥会的轮椅舞蹈项目9月也办好了。 为了让参赛的人方便,香港在机场、高铁西九龙站、港珠澳大桥、深圳湾这4个口岸都设了专属通道,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拿着特别证件就能快速通关,还有专门的车接送到酒店。 数字系统也早就和广东、澳门联调好了,三地的信息能无缝对接,网络安全也做足了准备。 最让人感动的是义工队伍,报名的时候来了3万多人,最后选了16000多名,是香港历来最大的赛事义工团队,他们都经过了好几轮培训,从礼仪接待到反兴奋剂协助,啥岗位都能顶上去。 开赛没几天,“香港队”这三个字就跟着一场精彩比赛火了。11月7日的男子手球比赛,香港队对阵上届第四名广东队,谁都没想到这支非职业球队能赢——队里不少球员都是辞了工作来备赛的。 比赛打到上半场,香港队就以13比10领先,下半场广东队几次追近比分,最后一分钟还把差距缩小到1分。 关键时候,香港队球员连润滔一记远射得分,紧接着简翊晖又进一球,最终以28比26赢了比赛,闯进四强,刷新了队史最好成绩。 启德体艺馆里的观众喊得山呼海啸,电视屏幕上“香港队”的字幕跟着镜头跳动,和之前北京队比赛时的字幕样式一模一样。赛后广东队主教练祝捷也说,香港队的主场氛围太震撼了。 其实这标注的变化早有苗头。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来自香港、澳门的艺人就没再标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了,当时国台办说这体现了家国团圆的民族情感。 到了全运会,这种简化标注就延续下来,国家体育总局也明确了,国内赛事里香港队就用“香港”标注,要是去参加巴黎奥运会那样的国际比赛,还是会用“中国香港”,既明确主权,又符合国内的交流习惯。 想想几十年的变化,更觉得这两个字的减法不简单。1987年六运会的时候,香港还只是派参观团来; 1997年回归后第一次参加全运会,穿着红色队服的香港代表团第一次在赛场唱国歌,拿下首金时全场观众都在鼓掌。 如今香港成了全运主办方,字幕上少了两个字,却让大家心里多了份亲近。就像香港赛区统筹办公室主任杨德强说的,全运会是粤港澳合作的里程碑,这两年的筹备让三地更有默契了。 现在全港十八区的体育馆都设了赛事观赏站,市民能免费看比赛,特许商品店里的纪念品也卖得火热。 赛场上“香港队”的字幕还在不断出现,这简单的两个字背后,是举全社会之力办赛的担当,是和其他省市亲如一家的默契,更是润物细无声的民族凝聚力。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0 阅读:69

猜你喜欢

诺原论楚翊许

诺原论楚翊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