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最大的悬案:仅留下8字纸条,彭加木到底是失踪还是叛逃?

文君侃历史 2024-09-12 12:17:29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罗布泊,传说中的“死亡之海”,在它身上有着太多的未解之谜。

很多科学家都想解开罗布泊的谜团,为此不惜献出生命。

我国也有这样一位用生命研究罗布泊的伟大科学家,他就是彭加木。

他曾经3次进入罗布泊,为我国带来了宝贵的科研成果,最终却永远地留在了那里。

在罗布泊,彭加木究竟遇到了什么?

为什么40多年来,人们依旧热衷于探究这个谜题?

志愿从荒野中踏出一条道路

彭加木出生在风雨飘扬的1925年,从那段艰难的历史中成长起来后,他对于祖国有着非同一般的深厚感情。

在彭加木少年时期,读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他凭借惊人的毅力和超凡的才华,考入了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念书。

那时,彭加木在农科院学习,主要攻读生物学领域。

解放后,像他这样的高材生,理所当然地担当起了相应领域的研究工作。

他进入了上海中科院生物研究所,专门研究植物病毒方面。

1956年,我国决定制造原子弹。

在当时,原子弹的制造技术被美苏等少数超级大国掌握,中国要想突破,必须借助他们的力量。

对中国还算友好的苏联提供了初期帮助,不少科学家被派往苏联进修,彭加木也被选派到苏联学习核磁共振技术。

谁料,彭加木拒绝了这样一个对别人来说求之不得的好机会。

只因为他另有打算。

在同一时期,中国科学院组织综合考察委员会正在准备前往新疆调查,这不是什么秘密。

彭加木向当时的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请缨”信,要求跟随考察委员会前往西北考察。

人人都知道,西北条件艰苦,科研环境也远不如莫斯科。

彭加木还是满怀豪情:“我志愿到边疆去,这是夙愿……我具有从荒野中踏出一条道路的勇气!”

吸引彭加木的,正是被当地人称为“死亡之海”的罗布泊。

1900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从斯德哥尔摩一路向东,穿过了中国西北腹地,来到了罗布泊。

当时的罗布泊人迹罕至,斯文·赫定在这次探险中,发现了传说中的楼兰古国的遗迹。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很多诗人都写过关于楼兰的诗句,对于楼兰,中国人可以说是耳熟能详,而它的存在,却是被瑞典人证实的。

此后,不断地有外国探险家和科学家前往罗布泊,明明罗布泊在中国境内,但我们远不如外国人了解它。

这对彭加木来说,是一块心病。

他决心用自己的一生,来研究罗布泊,他不仅想揭开罗布泊的神秘面纱,还想在罗布泊找到更多矿物质资源,支援国家的发展。

郭沫若被彭加木的志向所打动,他同意了彭加木的请求,盛赞他的勇气与精神。

前往新疆前,彭加木将自己的本名“家睦”改为“加木”,以示决心。

然而,不久之后,命运地无常残忍地击中了他。

彭加木的足迹还未抵达罗布泊,就被确诊了癌症,医生断定他活不过3个月。

彭加木表情凝重地撕毁了病危通知书,他在上海积极治疗了几年,竟奇迹般地康复了。

原本断定他无法再从事野外研究工作的人,目瞪口呆地看着他再次起航。

这一次,他的目标直指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罗布泊。

险象环生的罗布泊

对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附近的居民来说,罗布泊是不祥之地,它能毫无知觉地夺走迷途者的生命。

自从有记载以来,罗布泊吞噬了无数人的生命。

它甚至还吞噬了一架飞机——1949年,一架从吐鲁番起飞的飞机,不知为何改变了航向,坠毁在罗布泊。

种种记载都证明,罗布泊不再是一千多年前那个孕育了楼兰古国的腹地,而是一片早已干涸的盐滩。

彭加木的科考队,就是在这样的“危言”中踏入了罗布泊。

彭加木一生前往罗布泊考察过3次,第一次,他带领队伍只在罗布泊外围采集了一些水用作研究。

最终研究成果没有对外公布,但有人猜测,他发现了对于原子弹实验极其重要的“重水”。

第二次前往罗布泊,是作为中日合拍的纪录片《丝绸之路》的顾问和向导,他和剧组一起踏上了这片干涸之地。

有剧组在一起,彭加木当然不能更加深入地调查,不过这次文娱之旅,却激发了彭加木内心更深的渴望。

外国人对于罗布泊已经有了相当的研究,中国人对它却还不甚了解。

如果不继续深入调查,将来罗布泊的发言权一定会落入外国人手中。

为此,在拍摄纪录片的次年,也就是1980年5月,彭加木再次组织起科考队,深入罗布泊调查。

此时,彭加木已经55岁了,他逃脱了癌症的死亡阴影,继续活跃在自己的科研领域里。

在这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考察中,彭加木与无比神秘的罗布泊融为一体,再也回不来了。

1980年5月2日,彭加木考察队一行抵达了马兰基地。

马兰基地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的实验场地,如今已经成为深入西北腹地的一处重要补给点。

彭加木团队在这里补充了物资,马兰基地的领导得知他们的科研项目,热情地送给他们一台电台。

如今,距离彭加木第一次考察罗布泊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中国的发展早已日新月异。

这次的团队成员,集齐了各个领域的精英分子,他们都是植物、动物、水文等方面的专家。

虽然装备和队员都有了显著提升,但这个队伍是新建成的,彭加木作为队长,领导力还不够强。

这也是后面发生悲剧的原因之一。

1980年5月3日,在马兰基地补充完物资后,彭加木一行开始往西行进。

这次考察目标,比以往都要深入。

消失的彭加木

5月9日,彭加木一行沿着既定的线路开始调查,第一次探索历时接近一个月,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壮举——这是近代史上第一次纵穿罗布泊干涸湖盆的考察。

回到农场后不久,彭加木又开始筹备第二次深入考察。

他对上一次的调查结果还有些不满意,想得到一些补充资料。

同年6月12日,彭加木带领4名队员、3辆车,再次出发了。

这次考察预计耗时7天,队伍携带的资源也是按这个时间安排的。

谁料,考察队才出发不久,就遭遇了恶劣天气,迷失在风沙之中。

罗布泊环境恶劣,地貌又比较单一,一旦偏离了线路,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回去。

更糟糕的是,科研队携带的水资源也受到了污染,开始发出异味,剩下的水只够全部队员维持2天生命需求。

有队员提出,向驻军发出求救电报,让他们派飞机送水和汽油过来。

也有队员考虑到,飞机蹚水送过来花费不小,要6000多元,实在太奢侈了。

于是,他们决定一边等待救援,一边在附近寻找水资源。

在茫茫沙漠之中,这一举动无疑增加了风险,彭加木甚至还想往更深处探索,队伍里发生了分歧。

当天,他们的找水行动一无所获,就地扎营休息。

新疆地区天黑得晚,太阳升起得也晚,17号上午,队友们随着晨光醒来,却发现彭加木不见了,他只留下了一张字条:

“我往东去找水井——彭”。

队员感觉朝着东边去找,却没有发现彭加木的足迹,他就这样消失在了罗布泊中。

军方很快派军队来搜救,飞机搜救队和地面搜救队同时出动,却只发现了一串向东行走的脚印,但是脚印的尽头没有彭加木的身影。

地毯式搜救持续了一周多,参与搜救的战士们人人身上都结满了厚厚的盐茧,但彭加木还是毫无踪迹。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彭加木的失踪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他是一个著名的科学家,又失踪于神秘的罗布泊之中,全国人民都很好奇他究竟是生是死,是否有了某种奇遇。

为此,民间一度流传起“双鱼玉佩”的神奇说法,认为彭加木是被外星人给抓走做研究的。

有人将罗布泊的地形图加以想象,编造出一个煞有介事的科幻故事,更是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好奇心。

关于彭加木的失踪之谜,官方也无法定性。

有人认为他被坍塌的雅丹地貌所掩埋,有人认为他被野狼吃掉了,还有人认为他被队友秘密杀害……

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根据,但没有决定性证据。

曾经一度有人冒充彭加木的好友,说他人在美国,但也很快被证实是谣言。

就连彭加木的后代,也无从辨别各种传言,他们不断地被要求跟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尸体做亲子鉴定,但没有一个是彭加木。

彭加木究竟是怎么消失的,从1980年起,这个谜题就不断地被人们所提起。

他的名字也紧紧地和罗布泊联系在了一起,提起罗布泊,必定有人会想起那个消失的彭加木。

参考文献

北京大学官网《彭加木:永不消逝的脚印》

光明日报《彭加木:魂归罗布泊》

南京大学官网《地理学家探秘罗布泊亲历彭加木失踪事件》

0 阅读:176

文君侃历史

简介:每天说点不一样的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