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思维:凡事磨你,必能渡你

九盛棠 2025-02-21 11:03:31

我的上任老板告诉我:“你活得太拧巴,要学会知行合一。”当时,我不能理解他的意思,也不清楚什么是知行合一,直到职场上经历了诸多挫折,我才稍有领悟,所谓的知行合一,在现实中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只要活得不拧巴,不纠结,就已超越大多数人了。虽然我没能完全领悟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但他那种通过不断磨砺自己,超越自我的思想,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正所谓,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只有亲身体验过苦痛,才能真正理解痛的深度,王阳明的一生,就是不断从痛苦中找到坚强和力量,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生。他的“凡事磨你,必能渡你”的思想不仅是对个人,更是对人生苦难与成长的独特诠释。

公元1506年,三十七岁的王阳明因上书直言,得罪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并贬至贵州龙场任驿丞。龙场是一个荒凉偏远之地,物资匮乏,常年毒虫横行,瘴气弥漫,人类难以生存,王阳明在这里还多次遭遇不明身份者的刺杀。

在这苦难的日子里,王阳明并未沉沦,而是在山洞中凿石为棺,日夜反思,终于在一次深夜的顿悟中,实现了人生的重要转折——龙场悟道,悟出了“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的真理,并由此开创了“心学”。这一悟,让他明白了,磨难如同磨刀石,虽痛却锋利,磨难也并非人生的绊脚石,而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凡事磨你,皆非无由,实乃渡你,使你成长,使你坚强。当我们身处困境时,不妨静下心来,从磨砺中寻找智慧,或许就能在黑暗中找到前所未有的自由与光明。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1519年,宁王朱宸濠起兵叛乱,王阳明临危受命,以区数万兵力,仅用43天的时间,智斗叛军,最终平定叛乱,立下了赫赫战功。

王阳明的功绩引起了朝中大臣的嫉妒,他们诬陷他与叛军勾结,企图颠覆朝廷,面对突如其来的诽谤与陷害,王阳明主动上书朝廷,将平定的功劳全部归于皇帝,表明自己只是尽忠职守,为朝廷分忧。同时,他主动请辞,退隐山林,以避免因功高震主而招来更大的祸患。

人间道场,淤泥生莲,世间磨难,皆是砥砺切磋我也。真正的智者不在于战场上的杀戮与征服,而是时刻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冷静,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

人生是道场,苦难是修行,正所谓,经事长志,历事成人,这是法则。在崎岖坎坷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有厄运缠身的至暗时刻,磨炼出心理韧性,保持弹性心态,不去怨,不去恨,将人生路上的所有磨难,都转化为成功的垫脚石,才能修一颗强大的内心,实现自我救赎。

“凡事磨你,皆为渡你”,世人常将"渡"字解作超脱苦难,却不知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和挫折并非毫无意义,它们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超越自我而存在的!那些看似坚强的人,都是经历过无数挫折和磨难,如今,这些磨难和挫折都成了他们最坚硬的铠甲。

倪萍曾说过:“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老话说的好,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只有当我们战胜了内心的恐惧与迷茫,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那些压不垮自己的磨难,终将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4 阅读: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