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收到了一位大学同学的微信。
他说,准备把家里的旧书处理掉,问我要不要。
我说不用了,我这边也在发愁怎么处理自己的书。
聊着聊着,他突然发了一句话:
"你说咱们当初花了一麻袋的钱去上大学,带回来一麻袋的专业书,现在用这一麻袋的书想换钱,却连个像样麻袋都买不起。"
这句话让我沉默了。
想起前几天去二手书店,看到门口堆着几大箱教材和专业书,老板说都是些大学生毕业时拿来卖的。
价格便宜得让人心疼,一本原价七八十的专业书,能卖个三五块钱就不错了。
更让人唏嘘的是,很多书连三五块钱都卖不出去。
记得我们那会儿上大学,每个学期发书单时,都恨不得把整个书店搬回宿舍。
大家挤在书店里,生怕错过了一本好书。
那时候,大家都觉得知识就在这些书里,买回去就是赚到了。
现在想想,真是年少无知。
前两天遇到一个学弟,在咖啡馆里补课。
我问他为什么不去图书馆,他笑着说:"图书馆太挤了,都是考研的。"
我又问:"你们现在还买专业书吗?"
他掏出手机给我看:"都是电子版的,PDF,直接在手机上看,方便多了。"
听到这话,我突然明白为什么现在的二手书店生意这么差了。
不光是二手书,新书也不好卖了。
记得以前在大学城,每到开学季,新华书店门口都会排起长队。
现在呢?
书店里的收银员都快睡着了。
我们班的班长。
毕业那年,他执意要把四年攒下的专业书都带回家。
他说:"这可都是知识啊,说不定以后用得着。"
结果前段时间他发朋友圈,说要装修房子,老婆让他把书都清理了。
那些书在家里放了五年,一页都没翻过。
"现在想查什么资料,手机上一搜就有了,那些书反而成了累赘。"他说这话时,语气里满是无奈。
但更讽刺的是另一件事。
我一个学医的朋友,毕业时把所有专业书都卖了。
他说:"反正工作了也用不着,还不如换点钱。"
结果去年他要考执业资格证,又重新买了一套书。新的比旧的贵了一倍不止。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我们总是在错误的时间,做了错误的决定。
其实,这种现象折射出的是整个时代的变迁。
那些曾经被我们视若珍宝的纸质书,在互联网时代变得越来越"轻"了。
它们的物理重量没变,但价值在不断贬值。
就像我们当初付出的那一麻袋学费。
当时觉得很贵,但相比现在的学费,简直是白菜价。
可即便这样,还是有很多人觉得上大学"不值"。
前几天看到:超过6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用处不大。
这不是更讽刺吗?
我们用一麻袋的钱换来的不仅仅是一麻袋的书,还有四年的青春。
但最后,书卖不出去,知识用不上,青春也回不来。
但是,我依然相信:知识的价值,不应该用钱来衡量。
那些书里的内容,或许真的过时了。
但是看书时培养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是值得我们花一麻袋钱去换的。
就像我那位医生朋友说的:"虽然书卖了又买,亏了不少钱。
但是如果没有大学四年的学习,我连买书的机会都不会有。"
或许,这才是那一麻袋钱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