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们提到邳州农民的蒜头还没卖出去,蒜头都快烂掉了。
而如今新上市的大蒜又已经集中上市了,但是却无人问津。
今年的大蒜价格也更令人心凉,只需6毛一斤,去年也是这个时候,价格却让人觉得无法割舍。
大蒜是一种常见的调味料,在我国大蒜的食用量还是比较大的,一家人每顿可能会吃好几瓣,炒菜的时候不放点大蒜,就觉得味道欠缺了很多。
像这样的大蒜是如何在一年之间就能降这么多价钱?
而且作为种植大蒜的农民又有什么办法摆脱大量滞销的大蒜?
价差的根源。今年的大蒜在价格上可谓是跌落谷底,批发价也不过0.6-1.0元/斤,在去年同期的时候,这个价钱可是2.5元/斤。
而大蒜身为非主要农作物,在农村的经济收益上还是比较可观的,但是如今这样的价格,就已经跟小萝卜差不多了。
在去年冬季的时候,邳州的大蒜还卖出了番天价,当时邳州的大蒜种植面积突破了650万亩,由于这片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大蒜种植经验,因此种出来的大蒜好吃又售价高。
邳州大蒜的名声早已赢得全国人民的认可,就连外地大爷大娘逛着菜市场看到邳州大蒜都会感叹一句:“都是数钱数到手抽筋啊。”
类似于像这样的评论在2022年随处可见,但是如果让现在那些起过大蒜辉煌时期的人再回过来一年前,应该会懊悔当初为何不多留一手。
因为这种现象就在当时的人眼中是常态,跟自己一亩多地大蒜能换来2300元的种植成本相比,当时他们所想着的是自己这一亩地能赚多少钱。
因为哪怕按照按照2021年的行情来看,这一亩地所种植的大蒜至少也能赚个3000多元,如此算来也赚了不少。
但是谁又没有想过这其中是否还有一些风险呢?
因此在2022年选择了再多种几亩地,这样总收益便会有所增加。
而这几亩地在到今年集中上市的时候,却成了他们最大的负担,因为如今的大白菜才卖0.3一斤,而大白菜由于它的耐储存性以及防寒能力较强,冬天贮存起来人们就能拿去城里卖。
这样一卖,众多农民手中都有足够的钱来支撑明年的秋收,反倒是大蒜这些眼馋白菜利润的农民更愿意去种植大蒜。
而这又与2021年那时邳州大蒜的牛市行情有联系。
种植者总以为自己错过了大蒜的最佳种植时期,于是各种关系提前预定现在优质的大蒜种芽,为明年获利铺路。
然而2022年也是“蒜你狠”的时节,当疫情在2021年肆虐全球的时候,2020年的农作物因无人外出劳作收成较少。
这也直接造成各国农作物的价格猛涨,但这都只能算一个原因,现在的问题是在2022年,国外由于疫情限制,国内邳州的大蒜原本就有出口交易,却没想到因为国外疫情严峻,也导致它们也开始重视疫情防控。
这样一来,我国的农作物出口禁忌就在愈演愈烈,我国原本商品交换就处于劣势,现在市场也就开始陆陆续续停滞交易。
在这样的情况下,导致滞销的大蒜头无处可去,他们只能放置在田间地头或者仓库中等待销售。
而且现在也不是没人的时候,就是价格压低,没人愿意买,如今除了眼下这一年度行情下跌,还有疫情因素压住,市场人心惶惶,没有交易。
这就直接造成了两极分化严重的问题,一些销量好的农民甚至能以1元1斤的价格将自己家里的存货全部售出,而一些销量差的甚至还处于寻找买家的过程中。
邳州新上市的大蒜批发价格降到了0.6-1.0元/斤,而同样是去年同期价格为2.5元/斤的话,这些农民的收入已经直接减损了一半。
因此可以说,他们如今根本无利可赚,而且种一亩大蒜的成本就是2300元,这还不算人工费,同样是一亩地造成的损失完全抵消了人工费,让这些农民无利可图。
湖南援邳州。为了帮助这些农民解决眼下的问题,当地政府也是想尽各种办法,比如钱帮忙收,然而这些政府工作人员也是力不从心,
当地政府方面通过多方联络购买单位,希望他们能够以低价采购方式帮助这些农民解决当下问题,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于是,政府便想出了一招好办法,这便是拼多多,由于拼多多主要就是直播带货,目前还属于蓝海市场,于是选择了一些邳州当地经营网店较好的人进行培训指导,希望能够借助他们的力量打开直播带货渠道。
直播带货如今在年轻人之间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趋势,不少女孩以成为网红主播为目标努力打拼中,每逢节假日都会开启各类直播卖货模式。
因此,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这些农民们也迎来了销量回暖机会,通过与消费者之间面对面对接商品和价格信息,也让消费者更有购买欲望。
互联网技术助力农业。互联网技术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我国的各类商品销售也迎来新的机遇菌,那就是网络直播带来的销量爆发。
在各个平台都有自己的推广方式,而直播带货也成为销售爆款商品必不可少的一环。
各大电商网站之间竞争激烈,自然也会有各种新的推广手段与技术问世,这样也为一些有需求但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人提供新品信息。
这不仅促进消费,还加快了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对接,更高效高中度成交商品销售。
我国农业发展逐渐与科技结合之后,我们便能够很清晰的知道人们想要什么,不再盲目的进行种植,而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合理规划种植面积,这样自然流通更加顺畅。
而如今网络直播带货已非常流行,将农民的需求信息直接与消费者对接,这样不仅能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型,还能迅速成交。
因此,我认为直播带货会广泛适用于各类商品的销售,也是以后商品销售的一种常态化趋势,有着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
既然新事物更新不断,我们也要主动适应这些变化,扬长避短才是可行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