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逛完东荟城名品城,专门看各大品牌的折扣力度跟北京的区别到底有多大。

东荟城名品仓其实就是香港最大的奥莱,跟内地用词不一样,香港的奥莱一般叫名品折扣店或者名品仓,而我们习惯叫的奥莱本来就是英语名字的谐音,这样一比还是香港更含蓄一些。
在去奥莱的路上,我自己想着自己真正接触服装品牌也就是从1994年上大学开始,那个时候能买得起李宁就很不错啦,李维斯和Lee都属于很贵的大牌,最多也就是咬着牙买个真维斯、堡狮龙和班尼路,这三个品牌是我大学时期最喜欢的品牌,但一件也没买过,因为买不起。
大学毕业后到了珠海工作,自己挣工资后,就会常常去这几家专卖店选折扣衣服来购买,喜欢的品牌又增加了G2000,这个品牌的代工就是在珠海,折扣下来也需要二三百元。

当然平时上班不穿这些品牌,因为在外企做销售,所以都是衬衣、西裤和皮鞋,正装为主,下了班和休息日才是休闲装,才是这些品牌上身的时候。
这些品牌都是我在三十岁以前钟爱的类型,上研究生之后突然就不再喜欢穿,应该是年龄大了的缘故,但路过这些品牌专卖店时还会进去看看。
电商兴起后,国内服装品牌崛起,这些品牌的专卖店渐渐开始消失,首先是北上广深关店,再之后基本就看不到线下店啦,无论在哪个城市,但线上各大平台都有他们的旗舰店,价格也都维持着九十年代时的水平,款式也没有什么时尚元素,彻底被我抛弃。
这些品牌都有一个共性:香港品牌,大众低端定位,吃到了内地改革开放和品牌崛起的红利,然后因为不能与时俱进和内地品牌的高速成长失去这个市场。
这些品牌现在香港大街小巷也还都开着店面,设计款式也是平民普通,我已经五十,变化无穷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