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写乡村

老柴黄工呀 2024-10-27 14:40:49

今天挑对空箩筐,沿着村外的乡道去捡拾散落在地上的牛粪。这条乡道是村里放牛进山的必经之路,所以路上散落了许多的牛粪,有些牛粪已经半干了,如果再不拾起来剁成堆,大雨一来就会被冲走了。

不知不觉中,就走到了村旁的两棵梧桐树下,梧桐树是村民们时常栓牛的地方,所以牛粪特别多,光是把树下的牛粪拾捡完就差不多得一担了。

梧桐树的旁边是一个很大的池塘,池塘是村里养鱼,也是牛喝水和夏天泡澡的地方。在池塘旁边还有一个年代久远的石灰窑,石灰窑的顶部已经坍塌了,而且还长满了杂草。窑口是岩石砌成的很坚固,从窑口看进去,可以清晰的看见窟内微红色的窑壁。

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个石灰窑对于以前的乡村是多么的重要,因为村里起房子,打晒谷子的晒场,修水利用的都是石灰。

如今乡村起房子、打晒场、修水利,都用不上石灰了,用的全部是更加坚固的水泥了,这个废弃的石灰窑只能供人们怀古了。

从废弃的石灰窑,就可以窥见乡村的改变是很大的。如今的乡村基本上见不到那种错落有致,带有乡土文化的农舍了,取而代之的是方方正正的二层或三、四层的楼房。这些楼房坚固结实,还有阳台和卫生间,这居所格局的改变,在乡村其实已经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了。虽然这些楼房从目前来说有许多都是空着的,因为人们都到城里务工去了。但是这些空着的楼房始终还是外出务工人员的根,有了根他们才感觉到希望。从清明或者春节人们纷纷地回来,由此可见这些楼房或者说是根,对于外出务工者的重要性。

古老的乡村,或许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了。

0 阅读:0

老柴黄工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