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后的第一个好消息:抽动症从频发变偶发,这个方法你怎能错过

灵松谈育儿 2025-03-20 15:24:53

凌晨一点,手机屏幕突然亮起,一位心急如焚的家长发来消息:“医生,孩子又开始频繁挤眉弄眼了,而且脾气特别暴躁,晚上睡觉也不踏实,这可怎么办呀?去看西医,说是抽动症,但不知道该怎么彻底治好。”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会在我的诊室里出现。

我想告诉所有家长:抽动症≠无药可医!通过中医系统调理,我们已经帮助众多孩子成功缓解病情,让抽动症从频发逐渐变为偶发,让孩子重新找回健康活泼的状态。当孩子患上抽动症,会面临诸多困扰:

社交困扰:孩子不自主的挤眉弄眼、耸肩、清嗓子等动作,容易引起他人异样的眼光,导致孩子在社交中变得自卑、内向。学习障碍:抽动症状使得孩子难以集中注意力,影响学习效率,成绩下滑。心理压力:孩子对自己无法控制的动作感到焦虑、沮丧,长期下来,心理压力不断增大。

而单纯依靠西药控制,往往只能暂时缓解症状:

存在副作用:一些西药可能会引起嗜睡、乏力等不良反应,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难以根治:停药后,抽动症容易复发,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真实案例:3 个月从频发变偶发

8 岁的男孩明明,被妈妈带到门诊。妈妈一脸愁容,说近几个月来,明明总是不自觉地挤眉弄眼,还频繁耸肩,在学校里被同学嘲笑,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而且晚上睡觉翻来覆去,睡不安稳,食欲也不好,大便也不太正常。

经过详细检查和诊断,明明确诊为抽动症。妈妈尝试过一些方法,但效果不佳。

经判断,明明的病症是肝脾失调、肝风内动。

治疗思路为疏肝健脾、平肝熄风。

具体通过药物实现疏肝、健脾、熄风、巩固疗效。疏肝用柴胡、白芍;健脾选用黄芪、白术、茯苓;熄风依靠天麻、钩藤;用龙骨、牡蛎重镇安神,巩固疗效。

基础方:柴胡、白芍、黄芪、白术、茯苓、天麻、钩藤、龙骨、牡蛎、炙甘草。

方剂中,柴胡、白芍疏肝理气;黄芪、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缓解抽动症状;龙骨、牡蛎重镇安神,改善孩子睡眠。

明明按疗程逐步调整用药后,抽动症状明显减轻,从之前的频繁发作变为偶尔出现,性格也慢慢开朗起来。

春分阳气升发,正是调理抽动症的黄金时机

春分后,阳气升发,人体气血运行更加顺畅,此时调理身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症状,请立即干预:

频繁挤眉弄眼、耸肩、摇头等不自主动作。清嗓子、吸鼻子等发声性抽动。脾气急躁、情绪不稳定。睡眠不安稳,多梦易醒。

抽动症并不可怕,只要选对方法,在合适的时机进行调理,孩子就能逐渐摆脱抽动症的困扰,健康快乐地成长。

0 阅读:1
灵松谈育儿

灵松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