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两颗原子弹落下后,日本不愿投降,并坚信美国人没有第三颗原子弹,可后来美国的一个举动,吓得日方赶紧投降。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把两颗原子弹分别扔在广岛和长崎,十几万人当场没了,城市直接从地图上抹掉。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连开几天会,主战派却一口咬定美国最多就这两颗,情报部门拍胸脯保证:美国得半年到一年才能再造一颗。陆军大臣阿南惟几这些人根本不信美国还有后手,还在喊“一亿玉碎、本土决战”这种口号,觉得常规轰炸扛得住。 他们赌对了一半,美国当时确实没有第三颗现成能立刻扔的原子弹,第三颗钚核心还在提尼安岛装配,最快也得8月19日左右才能挂上飞机。可他们赌错了另一半,美国根本不跟你玩明牌,而是直接把“好像有无数颗”的恐惧塞进日本人脑子里。 杜鲁门在长崎炸完几个小时后就公开声明:如果日本不马上投降,空中毁灭会像雨一样下个不停。这话听着就吓人,但美国干得更绝,从8月10日开始,大量B-29继续天天飞日本本土上空,白天夜里轮着来,扔的不是炸弹就是传单。传单上印着广岛长崎惨状,背面直接列出还没炸的城市名单,东京排第一,写着“赶紧投降,不然下一个就是你”。 这些传单不是随便印的,数量以百万计,专门用日文写,内容直白到残酷。有一种传单直接说“一颗原子弹等于2000架B-29的破坏力”,还有一种把广岛蘑菇云照片印得老大,旁边就一句话“下一个是谁,你们自己选”。美军心理战部队把广播频率调到日本老百姓最常听的波段,日语反复播:特别炸弹已经准备好多颗,随时可以继续。 日本老百姓本来就快崩溃了,天天抬头看见B-29机群在天上转,飞机影子把太阳都挡住,传单像雪片一样往下飘,街上全是。很多人直接收拾包袱往乡下跑,东京街头人心惶惶,连上班都不敢了。军部再牛,也挡不住全国民众都觉得天要塌了。 更狠的是,美国故意不把话挑明,就让日本人自己脑补。你不是觉得我没第三颗吗?我就天天飞给你看,天天扔传单给你看,天天广播威胁给你听,就是不告诉你到底还有几颗。日本高层被这种“悬在头顶随时掉下来”的感觉折磨得要疯,尤其是东乡茂德这种见过世面的外交官,天天把截获的情报往天皇桌上拍,说美国绝对还有。 其实美国那时候已经在拼命赶制第三颗,代号“妖魔核心”的钚球已经在提尼安岛装配厂房里了,工人三班倒,就等命令。如果日本再拖个十天八天,东京铁定挨第三颗,历史就完全不一样了。 偏偏就在这时候,8月9日苏联撕毁中立条约,百万红军从满洲杀进来,日本关东军被打得稀巴烂。日本本来把苏联当最后一张牌,想让斯大林帮忙讲和,结果人家直接从背后捅刀子。这下日本彻底傻眼,前有原子弹,后有苏联坦克,中间还有铺天盖地的B-29和传单,上下都扛不住了。 8月10日,日本通过瑞士和瑞典向盟国发去乞降电报,只提了一个条件:保留天皇制。美国11日回电,说可以,但天皇得听盟军指挥,等于变相接受。14日裕仁终于下决心,亲自录制投降诏书。15日中午广播,全日本第一次听到天皇声音,说要“忍受不可忍受”,全国跪地痛哭的都有。 9月2日,重光葵和梅津美治郎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字,阿南惟几前一天切腹自杀,血溅军刀架。第三颗原子弹最终没用上,那颗钚核心后来在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两次临界事故,炸死了两个美国物理学家,分别叫达格利安和斯洛廷。 说到底,日本不是被两颗原子弹直接打服的,而是被“好像还有无数颗”的恐怖彻底击垮了。美国那几天干的事,说白了就是最高级的核讹诈,不用真扔,就把日本人吓尿了。 很多人到现在还争,到底是原子弹厉害还是苏联入关更关键?其实俩一起上才最致命,但美国那波心理战,绝对是把日本最后一点硬气抽干了的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