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烈士牺牲以后,老母亲过着悲惨的生活,十四年后,新中国成立,老人家被接到北京

谈古论今朝 2025-11-19 01:26:01

方志敏烈士牺牲以后,老母亲过着悲惨的生活,十四年后,新中国成立,老人家被接到北京,总理安排人给老母亲刻了一枚“方志敏母”的印章,告诉老人家,随便在哪里,有这枚章,缺什么就要。但是,这枚章一辈子没有用过,老人家说,用这上面的东西,就像喝儿子的血一样。 其实这段记载里有两处细节和史实有出入,得跟大家说清楚才不算误导。老人真实名字叫金香莲,1878年生于安徽歙县,父亲是前清秀才,教过私塾也行过医,后来兵荒马乱才家境赤贫 。她早年就丧了夫,拉扯着几个孩子长大,不光方志敏为革命献身,另一个儿子也走在了为国为民的路上,家里就剩她孤苦伶仃一个人。 方志敏牺牲后,国民党反动派没放过他的家人,家里的房屋先后被烧毁十几次,还到处搜捕“共匪家属”,老人家只能东躲西藏勉强活命。她给自己立下两条铁规:一不讨米要饭,二不要国民党的施舍,哪怕饿肚子也不肯玷污儿子的信仰。有一次,婶婶带着她走几十里山路找方志敏,想让当省苏维埃主席的 儿子拿点饷银,给她做条裤子、给婶婶买些食盐,可方志敏只能含泪解释,自己是穷人的主席,没一分钱能补贴家用 。 1949年5月弋阳解放那天,一位解放军团长专程找到她,跪在地上说“娘,我们都是您的儿子”,老人这才知道盼了十四年的儿子早已牺牲,当场泪流满面。新中国成立后,不是总理把她接到北京,而是方志敏的亲密战友、江西省首任省长邵式平,把她接到了省城南昌。谢觉哉同志还代表中央人民政府,专门给这位英雄母亲授了勋章,连朝鲜人民军的代表都特意来看望她。 邵式平知道老人生活简朴,当时实行供给制,就给她刻了一枚自己名字的图章,明确说不管在南昌还是弋阳老家,缺什么生活用品,凭这枚章就能盖章领取。老人把这枚图章当成珍宝,用布包得严严实实藏在身边,可直到1957年去世,一次都没拿出来用过,公家的东西更是没领过一样。 有人不解地问她,这是党和政府的心意,为啥不用?老人只是红着眼眶摇头,说志敏为了国家连命都没了,自己怎么能借着他的名头占便宜。这不是空话,是刻在骨子里的家风——方志敏经手数百万元革命经费,自己却清贫到被俘时连一个铜板都搜不出来,这种洁白朴素的信念,早就传给了母亲 。 她的后人也把这份家风守得牢牢的,女儿方梅从小寄养在农户家,17岁才和母亲团聚,后来退休后仍住在南昌老城区的老旧居民楼里,从没借着烈士女儿的身份谋过私利。这枚没被使用过的图章,见证的不只是一位母亲的骄傲,更是革命者全家“清贫自守”的底色,这种不占公家便宜、不辱烈士名节的骨气,比任何物质都珍贵。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谈古论今朝

谈古论今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