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书生,风度翩翩、容貌俊美。但 18 岁的时候得了痨病,家里人没办法,就把他送往道观。 书生到道观那天,天阴沉沉的,风刮得他裹紧了薄外套,还一个劲咳嗽。道观看着不新,院墙上爬着些枯藤,只有个穿灰布道袍的老道在门口扫落叶。老道没多问,就指了间西屋:“里面有床有被子,你先歇着,明天早上来灶房喝药。” 书生躺到床上,心里不是滋味。之前他还在书房读圣贤书,想着考功名,现在却只能待在这山里,连能不能活下去都不知道。第二天一早,他刚坐起来就咳得厉害,帕子上沾了点血。老道端着碗黑乎乎的药过来,递给他:“山里采的草药熬的,不难喝,喝了能止咳嗽。” 书生捏着鼻子灌下去,居然真的不那么咳了。 从那以后,书生每天跟着老道干活。早上熬药喝,上午晒草药,下午帮着扫院子,傍晚老道会教他认草药。一开始他没力气,晒药时总蹲在地上歇着,老道也不催,还会多留个馒头给他当点心。过了俩月,书生咳嗽轻了,能跟着老道上山采草药,脸色也从惨白变得有点红润。 道观附近有个村子,村民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来求老道给点草药。有天村里的赵婶来拿治腹泻的药,看见书生在翻医书,就跟老道说:“这孩子看着比刚来的时候精神多了,之前听他家里人说,县城的大夫都让准备后事了,没想到您有这么好的本事。” 书生听见这话,心里咯噔一下 —— 原来家里人早就觉得他活不成了? 又过了半年,书生基本不咳嗽了,能扛着药筐上山走老远。这天他刚采完药回来,就看见道观门口站着个穿绸缎的男人,是他表哥。表哥看见他,眼睛都直了:“你、你居然好了?我去年听姑母说,你到道观没俩月就得不行了,姑丈还跟我爹商量,要把你家那间铺子过到我名下,怕被债主拿走。” 书生愣了,他家里是欠了点钱,但没想着会把铺子给表哥。没等他开口,老道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个账本:“你表哥去年就来问过一次,想拿你家铺子,我没让。你现在好了,该回去看看了,你爹娘不是不惦记你,是怕债主找你麻烦,才故意说你快不行了,让你在这儿躲着。” 书生这才明白,家里人送他来道观,不是嫌他累赘,是想保他一命。他当天就收拾东西,老道还给了他一筐草药和一本写满药方的册子:“回去要是有人找你看病,就按这个来,你学了这么久,够用了。” 书生往家走的时候,心里又激动又生气 —— 激动能跟家人团聚,生气表哥居然想吞他家铺子。快到家门口时,就看见表哥正跟他爹拉扯:“姑丈,你就把铺子给我吧,不然债主来了,还是得被拿走!” 他爹红着眼眶:“那是我儿子的念想,我不能给你!” 书生赶紧跑过去,把药筐往地上一放:“表哥,我还活着,铺子不用给你。” 表哥看见他,脸一下子白了,支支吾吾说不出话。这时候,债主也来了,看见书生,愣了愣:“你不是得了痨病没了吗?怎么还活着?” 书生拿出老道给的药方册:“我现在会看病,你要是信我,我帮你家老婆子治治腿疼,之前欠你的钱,我慢慢还。” 债主的老婆子腿疼好多年了,找了好多大夫都没好,抱着试试的心态让书生治。书生按老道教的方法,配了草药,还教了按摩的法子。没过一个月,老婆子的腿疼就好了。债主特别感激,不仅免了一半的债,还帮着书生在县城开了个小药铺。 书生的药铺开起来后,生意特别好,因为他收费低,医术还好。没两年,他就把家里的债还完了,还把爹娘接到了县城。表哥后来因为骗别人家的东西,被官府抓了,书生也没去看他 —— 不是心狠,是觉得做人不能太贪。 有天老道来县城看他,书生留老道吃饭,问老道怎么知道他家里的事。老道喝了口酒,笑着说:“我是你爷爷的拜把子兄弟,你爹娘送你来的时候,就跟我说好了,让我好好教你医术,等你好了,能自己立住脚。” 书生这才知道,原来从一开始,就有人在偷偷护着他。现在他不仅好了病,还成了受人尊敬的大夫,比当初考功名的日子,还要踏实快活。
国男在海外就这样的形象...
【2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