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铁骑踏遍中原时,六国将领多避之不及,偏偏赵国出了个赵奢,只赢过秦国一次,可为

华清阅览世界 2025-11-21 17:56:43

秦国铁骑踏遍中原时,六国将领多避之不及,偏偏赵国出了个赵奢,只赢过秦国一次,可为何却能炫耀一辈子? 那时秦军的凶悍是出了名的,六国军队碰到了,能全身而退就不错了,而赵奢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打了这么一场对秦胜仗,至于为什么能炫耀一辈子,还得从他没当将军时说起。 赵奢早年管着赵国的田租,就是个普通小吏,可他干的事,一点都不普通,平原君赵胜家的人抗税,换作别人,估计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毕竟平原君是赵王的弟弟,战国四公子之一,这谁敢惹?可赵奢偏不,上门收税被拒,他直接按律法办事,一连斩了平原君家九个管事的,这可不是一般的胆子大。 消息传到平原君耳朵里,这位贵公子气得拔剑就要去找赵奢算账,换作旁人这会儿早吓瘫了,赵奢却很平静,跟平原君算起了账,您是赵国公子,要是纵容家人犯法,国家法度就废了。 国家弱了诸侯来打,您这点家底还保得住?这话戳到了平原君的痛处,他琢磨着,这小吏说得在理啊,不但不生气了,还主动缴了税,后来平原君觉得赵奢是个人才,直接推荐给了赵王。 赵奢就这么从地方税官,成了掌管全国赋税的官员,管税期间,赵国上下赋税公平,百姓日子宽裕,国库也鼓了起来,这能力确实没话说。 但谁也没想到,这个搞财政的,后来会去带兵打仗,有一次赵王让赵奢领兵打齐国的麦丘城,结果他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 赵奢这一手,让赵王刮目相看,往后有战事,赵王除了问廉颇,也会找赵奢聊聊,十年后秦国联合韩国打赵国的阏与,赵王先问廉颇,能不能救?廉颇说路太远道太险,没法救。 赵王不甘心,其他人答案又都差不多,突然他想起了赵奢,赵奢就说了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赵王一听眼睛就亮了,但这可是一招险棋。 一个税官出身的人,去指挥这么关键的战役,偏偏还成了赵国最辉煌的一战,赵奢领了命,带着兵就出了邯郸,可刚走了三十里地,他就下令扎营不走了。 这一停就是二十八天,不光不走,他还让人天天加固营垒,像是要在这儿长住,秦军派了间谍混进赵营,赵奢跟没看见似的,该干啥干啥,还挺客气地把人送走了。 间谍回去一报,秦军主将乐坏了,看来赵国是真不想要阏与了,这赵奢就是来做做样子的,可他不知道,间谍刚出营门,赵奢就下了道令,全军轻装,全速向阏与赶。 连秦军都没反应过来,赵奢立马派了一万人,抢在秦军前面登上了北山,等秦军赶到时傻眼了,赵军在山上,他们在山下,仰着头挨打,怎么打怎么别扭。 赵奢一看时机到了,下令冲锋,山上的赵军往下一冲,就跟猛虎下山似的,阏城里的守军一看援军到了,也开门杀了出来,两头夹击,秦军彻底乱了套,死伤无数,只能狼狈逃窜。 这一仗把秦军打懵了,自商鞅变法后,秦军还从没吃过这么大的亏,至于赵奢这场胜利,为什么可以炫耀一辈子,还是因为阏与之战的胜利,不仅仅是对赵国有影响,对六国的影响也很大。 之前赵军对秦军总有点发怵,打起来束手束脚,这一仗打完,士兵们腰杆都硬了,秦军再凶,咱也能打赢,后世对赵奢的评价也高得很。 司马迁写《史记》,特意给他立了传,把他跟廉颇、李牧并称为赵国三大名将,唐代建武庙,祭祀历代名将,赵奢也在其中,跟白起、韩信这些顶尖高手站在了一起。 能被记这么久,哪是只靠一场胜仗?他身上那股子胆识、谋略,还有看透人心的本事,才是真正打动人的地方,赵奢打败秦军那一次,不光是赢了一场仗,更像是给乱世破了个局。 那时候的秦国,就像一头猛虎,六国要么躲着走,要么凑在一起才敢跟它碰一碰,谁也没想过,单独跟秦军硬碰硬还能赢,但赵奢做到了。 这让六国看到了希望,秦军不是不可战胜的,后来关东诸侯合纵抗秦,比以前更积极了,不是因为兵力突然变强,而是心里那层“怕”被捅破了。 在乱世里,这样的“破局”之战,比十场普通胜利都金贵,所以说不是赢一次就够了,是这一次赢在了关键处,赢出了分量,赵奢的故事,说到底是告诉我们,关键一步走对了,就足以照亮前路。

0 阅读:59
华清阅览世界

华清阅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