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亲华的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说,“中国的国力与美国不相上下,但如果中国孤军作战,独自对付美国还是不太明智,中国需要和日本和韩国合作,一起对付美国”。 这番话并非即兴之言。2025年7月,清华大学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的报告厅内,这位头发花白的前首相将讲稿摊开在桌面上,指尖轻叩讲台,目光扫过在场的中日韩学者。 他先从特朗普任期谈起——不是个人风格的偶然,而是美国政治生态演变的必然,“美国优先”与“MAGA”路线已成为刻入骨髓的战略惯性。 日本想单靠自身挣脱美国的战略捆绑?难。韩国亦是如此。 中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已与美国并驾齐驱,但若单打独斗,压力如影随形;中日韩三国相加,人口基数、市场纵深、技术储备皆具,抱团方能形成抗衡的合力。 他为日本列出四条路径:或无条件追随,或苦劝美国转向,或增强自主同时携手亚洲邻国,或彻底与美决裂。“最务实的,唯有第三条。”他加重语气,“日本独立太难,必须拉上中国和韩国。” 减少对美依赖,不是生硬地削减对美出口,而是加速开拓新市场——中国、韩国、欧洲正为此激烈竞逐,先机者得势。 日本车企的海外工厂、韩国芯片的生产线,近年屡遭美国关税大棒威胁,企业高管私下抱怨:盟友在华盛顿眼中,不过是可随时取用的利益输送工具。 鸠山直言,这种单向依附的困局,唯有借助中日韩经济的天然互补才能破解:中国有广阔市场与完整产业链,日本握有高端技术与资本,韩国则在电池、显示屏领域占据高地。 他甚至细化方案:日本应加入亚投行、参与“一带一路”,在东南亚与中企合资建厂——既规避美国单边关税壁垒,又将产业链主动权牢牢掌握。 但台下质疑声并未停歇。日本政府当前正强化日美同盟,岸田内阁高谈“印太战略”,实质是围堵中国的军事与经济网络。 历史积怨、领土争议一旦浮出水面,民间情绪便易激化;企业间的合作意向,常因政客的刻意搅局而功亏一篑。 理想与现实的鸿沟前,鸠山的提议究竟是老政客的天真,还是亚洲未来的破局微光
中方已将丑话说完,高市早苗愿望落空,马来西亚率先逮捕日本14人日本首相高市
【10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