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地,裁军,20年不准进北约。这不叫和平计划,这叫城下之盟。说白了,就是美国老大

青雪饼干 2025-11-25 20:40:18

割地,裁军,20年不准进北约。这不叫和平计划,这叫城下之盟。说白了,就是美国老大搞不定俄罗斯,只能回头把自己小弟的胳膊拧断。谁让你弱呢,牌桌上,总得有人让步,柿子当然挑软的捏。 谈判桌的台灯在文件上投下惨白的光,条款末尾的签名栏空着,却像已经被无形的手按上了指印——墨迹未干时,大概会洇开一小片深色,像凝固的血。 最让人心里发堵的,不是条款多苛刻,是整个过程里那个“小弟”的反应。从最初拍着桌子喊“绝不接受”,到后来坐在椅子上沉默地转笔,再到最后连转笔的力气都没了,手指悬在文件上方发抖。 有人说这是“识时务”,就像二战时那些几天就投降的小国,至少城市没变成瓦砾堆,老百姓还能活着。可另一种声音在问:当你把国土当筹码递出去时,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士兵,他们的墓碑该朝着哪个方向? 美国的算盘打得噼啪响:搞不定俄罗斯这个硬茬,就拿小弟开刀——反正小弟的安全靠美国,经济靠美国,连武器都是美国给的。断了援助,停了贷款,小弟除了签,还能怎么办? 这让我想起村口老人们常说的话:“胳膊拧不过大腿,可要是连胳膊都不敢抬一下,下次人家就要卸你的腿了。” 牌桌上的规则从来没变过:筹码多的人说了算。俄罗斯有能源有军队,美国不敢真硬碰硬;小弟呢?除了“忠诚”,好像没什么能让老大舍不得的——哦不,“忠诚”这东西,在利益面前最不值钱。 那些说“投降是清醒”的人,大概没见过被割让的土地上,老人抱着故土的泥土哭到昏厥;没听过裁军时,士兵把军装叠得整整齐齐,却在转身时把帽徽攥出了坑。 短期看,枪炮可能会停几天;但长远呢?当一个国家习惯了用妥协换苟安,下一次谈判桌上,对方只会要得更多——毕竟,软柿子捏起来,总是不费力气的。 割地,裁军,20年不准进北约。这些字写在纸上轻飘飘的,可落在那个国家的土地上,每一笔都像在剜肉。而牌桌旁的美国代表,已经开始给下一个“小弟”打电话了:“喂,下一局,该你出牌了。”

0 阅读:4

猜你喜欢

青雪饼干

青雪饼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