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在网络上经常看到一些,关于本赛季CBA联赛外援政策改为四节七人次,对国内球员成长不利的说法。对此种观点,小编是绝对不敢苟同的。今天小编就以自己的角度,同大家探讨一下外援政策的放宽与国内球员成长这一话题。
吉林队外援琼斯
对于放宽外援政策,持反对意见者,主要是因为CBA数据榜上几无国内球员而发声的。近十几年来,国内俱乐部所签约的外援水平,可谓是水涨船高,多数都有着 NBA的选秀和出场经历。到了我们的联赛简直就是降维打击,他们大都扮演着各支球队进攻核心的角色。这样一来国内球员的出手就相应减少,很多时候就是负责防守充当角色球员,得分少就成了必然。
比赛中的年轻小将杨瀚森
出手少、得分少,就代表国内球员得不到锻炼机会,能力下降了吗?在小编看来这样的认知是很肤浅的,甚至说是很幼稚的。高水平外援的加入,一定会提高我们联赛的竞技水平,这点我想毋庸置疑。外援出场时间的增加,对于比赛的身体对抗强度、攻防转换速度都会有提升,换句话讲就是提升了整个联赛的比赛质量。国内球员出场时间减少了,但是锻炼价值更高了。小编在看比赛直播时,经常会听到专业解说嘉宾发出这样的点评,“对于年轻球员而言,一场高端局的锻炼价值远比几场普通比赛得到的成长经验要高”。
奔赴NBA的崔永熙
如果我们的联赛不用外援,各队都是全华班出战,那所有的数据榜都会被国内球员霸占,可能某些顶尖球员会刷出场均二三十分的效率,但这样的数据有意义吗?老话讲“跟臭棋篓子下棋越下越臭”,这个道理任谁都懂吧。如果只看数据,那为什么如崔永熙要去NBA历练,又没获得几分钟的出场时间得不到几分,那不是下降了吗?以任一名CBA级别的球员去打村BA都能把数据刷爆,那就代表水平提高了吗?数据固然能够体现一名球员的发挥,但首先还是要看是怎样的比赛水准吧。
一度遭遇网暴的王哲林
举个例子,小编没有贬低某位球员的意思。前几年,在CBA联赛发挥出色并斩获过MVP奖项的如吴前、赵继伟、胡明轩等球员,不要说到国际赛场,就是在亚洲层面的表现都是差强人意。这不正是平时他们所经历的比赛对抗强度有限所致吗。
CBA联赛的初衷当然是要提高中国篮球的水平,再者是提升篮球在国内的影响力,从而带动这项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体育界有句名言“走出去请进来”,这句话能诠释任何项目的发展模式。以我们当下球员的水平,是走不出去的,如果再不请进来,那又怎样提升国内球员的水平?
联赛中表现出色的胡金秋
本赛季放宽外援政策后,一个明显的变化是球队之间的强弱差距在明显缩小。从积分榜上就不难看出,一两个胜场的差距可能就会拉开好几名的排位。小编印象中,这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届CBA联赛,相信到季后赛阶段的争夺,也势必会增加比赛结果不可预见性,比赛也将厮杀的空前精彩刺激。正如前文所述,高端局的出现的也会更多,对于国内球员的考验和成长价值也会更高。同时增强了联赛的激烈程度和不可确定性,这也更会吸引球迷的关注。对于中国篮球的发展而言,这难道不是利大于弊吗?个人观点,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