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在一战期间主要装备笨重、庞大的菱形坦克,这类坦克要想在战场上生存,就不得不提高装甲防护和自身火力,可这样做也极大提高了成本,在战争时期可以接受,一战结束后就不行了。有限的财政预算和发展陆军装甲化成了一对矛盾,马丁爵士看清了这个问题,他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便宜的轻型坦克。
马丁爵士
马丁爵士本身也是一名工程师,他在1925年开始自行研制单人坦克,第一辆坦克被命名为马丁一号,它用各种现成的车辆零部件以及木板建成。马丁一号至少在机动性上非常成功,《每日电讯报》对它进行了报道,这让军方有了兴趣,随即订购了2辆原型车。马丁爵士和莫里斯汽车公司合作生产这2辆坦克,因此它被称为莫里斯-马丁轻型坦克。
马丁一号
莫里斯-马丁升级了设计,马丁爵士考虑到项目失败的可能性,打算引入商用思维,他要把坦克底盘设计成适合商用的拖拉机,军供路线走不通的话还可以打入民用市场。经过初期的测试后,莫里斯-马丁坦克被确定为一种轻型的双人坦克,而军方重新给出了8辆双人坦克的新订单。
莫里斯-马丁坦克
莫里斯-马丁双人坦克空重约2.3吨,尺寸和小型家用轿车差不多。坦克的发动机舱前置,安装一台16马力莫里斯汽油发动机,变速箱安装在它的后方。坦克窄履带很短,前导引轮和后主动轮尺寸稍大,另有2对小直径负重轮,它们使用板簧悬挂。
莫里斯-马丁坦克
坦克的后方还有一对无动力橡胶轮,这让莫里斯-马丁坦克看起来像半履带车,其实它们有很大区别,莫里斯-马丁坦克的橡胶轮只是辅助,它有2个功能。其一是越野辅助,早期很多坦克都有类似设计,比如雷诺FT-17就在车尾安装了辅助越野的滑撬,一些菱形坦克也会在车尾安装一对轮子。
莫里斯-马丁坦克
第二个功能是辅助转弯,履带式坦克的转弯方式是依靠两侧履带速度差来实现,或者干脆停转一侧的履带,好处是转弯半径小,缺点是会极大减缓行驶速度,莫里斯-马丁的车轮可以转向,坦克在公路上高速行驶时无需调整履带差速,依靠车轮就能完成大半径的转弯,速度衰减小。
莫里斯-马丁坦克
起初马丁爵士担心底盘承受不了太厚的钢板重量,打算用6毫米厚的防护钢板,测试证明底盘承受能力没问题,因此改用8毫米钢板,虽然装甲主要是垂直布置,但完全可以承受常规步枪弹的打击。在紧凑的车身上竖立着一个矩形的装甲盒子,这里就是乘员舱,驾驶员和车长并排乘坐,驾驶员在左,车长兼机枪手在右,两人的座位可以升降,平常可以探出脑袋观察。
莫里斯-马丁坦克
原型车上的武器只有一挺向前射击的.303机枪,不过很多文章都提到坦克可能安装3磅炮(47毫米口径)的事,这似乎只是理想状态下,毕竟莫里斯-马丁坦克的空间实在太狭窄了,机枪也只是勉强塞进去,安装大炮几乎不可能,不仅要考虑火炮本身占用的空间,还要考虑弹药架、承受后坐力等一系列因素。
莫里斯-马丁坦克
8辆双人版原型坦克全部完成建造,它们在1927年进行了测试,该车的速度还不错,最大48千米/小时,不过它最终败给了卡登-洛伊德的设计。莫里斯-马丁坦克的民用化道路同样没有任何成果,军用坦克过于强调速度,而民用拖拉机需要低速牵引各类工具,不是简单拆除装甲板、安装牵引钩就能解决问题,莫里斯公司不愿在这个项目上继续无意义耗资,终止资金后不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