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江苏省常州市产业如此疯狂?激进狂奔的常州与常州市产业格局

新筠评国际 2023-06-16 06:58:01

常州,别称“龙城”,是江苏省13个省辖市之一。常州是一座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春秋末期(前547年),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封邑延陵,开始了长达2500多年有准确纪年和确切地名的历史。曾有过延陵、毗陵、毗坛、晋陵、尝州等名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称。于1949年设市。 常州位居长江之南、太湖之滨。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了苏锡常都市圈。

2022年,常州获评“2022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Ⅰ型大城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人口总量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36.62万人。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550.1亿元。

常州市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在不断做优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常州也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以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大产业链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十四五”时期,常州市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工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抢抓新工业、新能源、新基建、新动能机遇,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力推进高质量工业智造明星城建设。

晶硅光伏、动力电池、轨道交通、智能电网、工业机器人等产业国内市场份额领先。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又吸引了比亚迪、理想等过300家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企业的到来,目前,常州已形成了包括整车制造、动力电池、电机、电控、传感器、充电桩等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千亿级产业链。

目前常州市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制造业过于集中,行业之间存在大量重叠,产业链条集聚程度不够高。常州市的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新兴产业规模小,技术难度高,投资成本高。这些障碍阻碍了新兴产业的发展,造成常州市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

产业结构调整尤为重要,从而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让其更加多元化和高效化。

可以通过政府与企业合作,积极引导企业升级,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促进高端人才引进,扩大产业的专业化和差异化,进一步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常州是中国化工行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根据统计数据,常州市形成了以有机化学、精细化学和新材料等为主导的完整化工产业链,涵盖了化工原料、化学制品、染料、农药、涂料等多个子产业。其中,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占到了产业链的主要部分,尤其是民营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的比重最大。

在化工产业发展过程中,环保、安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等问题亟需解决。在环保方面,应不断加强环保监管措施,建立健全环保制度和标准,促进企业绿色化发展。

同时,培养有环保意识的技术人才,引导企业走绿色生产发展道路。在安全方面,化工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实行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确保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最小化。

围绕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城市”目标,引导常州企业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设厂,实现跨越式发展。

截至5月底,市重大产业项目上报投资46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57.9%,高于序时进度16.2个百分点。1—5月份,新增入库市重大产业项目76个,其中超10亿元或1亿美元项目27个。(数据来源:常州发改)

6月8日至11日,以“绿色新动力·世界新动能”为主题的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顺利举行。会上发布了两大榜单,中创新航入选《全球产业突出贡献企业十五强》;蜂巢能源、常州锂源入选《中国最具成长力企业十五强》。除总部位于常州的这三家企业,上榜企业中不少都在常州进行深度布局,如宁德时代、当升科技、贝特瑞新材料、璞泰来新能源、诺德股份等,涉及电芯、隔膜、材料等领域。足以说明常州动力电池产业集聚度很高,也具有相当完整的产业链。

6月13日,江苏先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举行“年产700吨高性能聚酰亚胺纤维新建项目”奠基仪式,项目分两期建设,达产后预计新增高性能聚酰亚胺纤维700吨/年的生产能力,并具备下游产品研发与制造能力,可实现年新增产值收入3.12亿元、税收3500万元。

常州市对于整个江苏省的经济和地理状况非常重要。常州市以其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中段而闻名,在这个地理位置上,它可以实现对全国其他地区的良好接驳。近年来,常州市逐渐集聚了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并通过引进创新人才和大量外资的方式,将其整体实力进一步提高。

在未来,常州市的发展前景将是其优势之一。在江苏省的整体情况下,常州市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通过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不断增长的实力,常州市已经成为了整个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重要一角。同时,随着其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常州市未来的发展前景令人充满期待。

随着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增强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的挑战。相较于一些城市激进狂奔的产业格局,常州常州各辖区协同发展已经具备了充分的条件,产业结构逐步进入调整期和转型期。不论是产业的更替升级,还是经济总量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大众高品质生活营造美好家园,才是城市发展的绝对动力。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5 阅读:3763

评论列表

姑苏台

姑苏台

4
2023-06-16 16:34

我估计又有一大波通吹来喷他们常州了。[得瑟][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杀猪的汉子

杀猪的汉子

4
2023-06-16 20:29

新能源产业就怕将来又是一地鸡毛![汗]

白驹过隙不改少年赤诚

白驹过隙不改少年赤诚

2
2023-06-16 15:04

吊州很吊!

二手月季

二手月季

1
2023-06-16 20:02

常州估计是苏锡常里面最没存在感的

土丘 回复 06-16 22:24
土著实干低调,大市人口土地规模小只相当苏州1/3

用户10xxx36

用户10xxx36

2023-06-16 14:17

天佑我大常州

大伟

大伟

2023-06-16 15:08

常州还需努力!

一个朋友

一个朋友

2023-06-16 19:59

白天常州,晚上吊州

新筠评国际

新筠评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