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越南仅250公里!我国收回中建岛后,现今发展状况如何?

顶楼得小邹 2025-01-07 15:54:35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中建岛面积仅1.2平方公里,距离海南岛约310公里,西边离越南的砚港约330公里,东北方向距离西沙主岛永兴岛也不过200公里。

很显然,它是连接海南岛和西沙群岛的关键节点,也是中国在南海维护主权、开展海洋科研、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平台。

然而,这片如今牢牢掌握在中国手中的岛礁,曾经是多个国家觊觎的对象,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争夺。那么,中国究竟是如何将这片荒芜的岛礁,改造成今天的战略要地呢?

中建岛的前世今生

回顾历史,这片小小的岛礁曾几经沉浮,见证了中华民族捍卫领土完整的决心和毅力。

早年间,由于它正好位于航线的中间位置,渔民们亲切地称之为“半路”,也因为岛上盛产马蹄螺,又被唤作“螺岛”。

那时的中建岛,只是一个渔民们临时停靠的地点。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靠近越南,这块宝地也成为了越南觊觎的目标。

二战结束后,越南更是趁机占领了中建岛,企图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

直到1974年,中国通过自卫反击战,才最终收复了西沙群岛,重新掌握了对中建岛的控制权。

即便如此,越南依然没有放弃,于1979年再次企图登岛,但被中国军队迅速击败,自此彻底放弃了他们的非分之想。

中建岛的回归,是中国在维护南海主权上迈出的关键一步,也为后来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然而,这仅仅是中建岛新生的开始,未来的建设之路依然充满挑战。

艰苦的拓荒历程

早期,强烈的阳光、高盐高湿的气候、频繁的台风,都给驻岛人员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正如老兵们回忆的那样,“老鼠上去都要叹气”,可见当时的生存环境之恶劣。

后来,随着国家对中建岛的重视和投入,岛上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然而,在基础设施建设之外,更艰巨的任务是改造中建岛的生态环境。

官兵们不畏艰险,他们从岛外运来各种土壤和肥料,克服高温、高湿、高盐、高日照以及缺土、缺水、多台风等重重困难,不断尝试植树造林。

为了表达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他们用海马草在岛上精心种植出了巨大的中国国旗和党旗图案。这不仅是一项艰巨的绿化工程,更展现了他们将爱国情怀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的决心。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建岛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信息来源:《八一建军节特别策划丨二甫边防连的平凡一天》,光明网,2023年7月31日。

如今,岛上已经建起了各类现代化的建筑,包括活动板房、海水淡化厂、发电站、污水处理站等,极大地改善了岛上居民的生活条件。

而且,一座长610米、宽14米的机场跑道在中建岛建成,进一步提升了岛屿的战略价值和保障能力。

当然,中建岛的建设,不仅仅是岛屿本身的改造,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中建岛的战略价值

南海海底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资源,而中建岛恰好位于这片资源富集区的中心地带。

控制中建岛,就意味着控制了周边海域的资源开发权,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岛上建有先进的雷达站、通信设备和海洋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周边海域的动态,及时发现并应对各种潜在威胁。

而且,中建岛还是重要的海洋科研基地。科研人员在岛上设立了海洋生物观测站,开展南海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为保护南海生态环境、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尽管中建岛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守望南疆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

台风、海水侵蚀等自然灾害,对中建岛的设施和生态环境构成持续威胁。

2009年,强台风“凯萨娜”和“巴玛”接连袭击中建岛,几乎摧毁了岛上所有的植被和设施。这给驻岛官兵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伤痛,也提醒人们,与自然的抗争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地缘政治的挑战不容忽视。南海地区复杂的国际局势,使得中建岛的战略地位更加敏感。而周边国家对南海岛礁的争夺和觊觎,以及域外大国的介入,都对中建岛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建岛的建设和防御能力。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岛屿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军事部署,提升岛屿的防御水平,确保中建岛牢牢掌握在中国手中。

笔者认为

从中建岛的建设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毅力,以及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未来,中建岛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岛屿的综合实力,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前提下,和平利用岛屿资源,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生,为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0 阅读:108
顶楼得小邹

顶楼得小邹

展示积极正能量的内容,尽显个人的特色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