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探秘所有原创首发文章,抄袭洗稿必究!)放眼全世界,半岛数量并不少,但要说哪个半岛最偏僻,全城探秘几乎不用思考就能给出答案:
堪察加半岛。
为什么是它呢?
全城探秘想从三个方面给大家解释:
1.遥远的距离,造成了堪察加半岛地理位置上的“偏远”。

俄罗斯国土东西跨度非常大
一方面,我们都知道,俄罗斯是一个非常幅员辽阔的国家,其国土面积高达1710万平方公里,西段到达大西洋的波罗的海沿岸,最东端则毗邻连通太平洋与北冰洋的白令海峡,东西直线距离超过9000公里;
偏偏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以及其核心腹地,都位于最西端的东欧平原,与堪察加半岛之间不仅隔着辽阔的西伯利亚地区,甚至还要跨度东西宽达1480公里的鄂霍次克海;

堪察加半岛位置
所以相对俄罗斯东欧腹地乃至远东地区,堪察加半岛无疑都非常偏远。
另一方面,即使我们把范围扩大到其他区域,作为一个突入海洋的半岛,堪察加半岛三面环海,向西到库页岛直线距离达到1000公里,西南到日本列岛直线距离超过1200公里,东北到达阿拉斯加地区的直线距离更是超过2000公里;
显然,无论从那个方向看,堪察加半岛的位置都非常偏远。

堪察加半岛距离俄罗斯腹地东欧平原以及其他区域都很远
2.寒冷的气候,进一步增加了抵达堪察加半岛的难度,使得这座半岛天然具备“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孤僻”。
如果说只是距离远,那么以人类的能力和科技实力,到达堪察加半岛会很容易,这个半岛恐怕也不会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都属于“无主之地”了;
阻止人类到达这里的,除了遥远的距离外,更在于寒冷的气候,堪察加半岛东北部连接的,是整个亚欧大陆乃至北半球最寒冷的一块土地,这片区域位于西伯利亚地区东北部,常年被西伯利亚高压控制,是冬季南下寒潮的重要“策源地”,大部分区域冬季温度可以低至-40℃以下;

要通过陆路到达堪察加半岛,就必须经过气候极端感觉的西伯利亚地区
如果要通过陆路到达堪察加半岛,就必须经过这片极寒区域,在以前航海技术不发达且没有飞机的时代,任何人想去堪察加半岛,恐怕都得“三思而后行”,估计大多数人还会“知难而退”。
3.狭长的形状,使得堪察加半岛南部相对宜居的区域,成为全世界最“孤独”的地方之一。
除了距离遥远以及气候寒冷这些客观因素,堪察加半岛自身的一些特点,也在增加人们探索这个半岛的难度;

堪察加半岛形状狭长
一方面,堪察加半岛整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南北长达1250公里,东西最宽约480公里,最窄仅93公里,这就导致半岛纵跨了北纬40度到60度的多个纬度,进一步造成半岛南北两端的气候也相差很大,其南端纬度较低且受日本暖流影响,即使是1月份,平均气温也有-15℃,而北端则受西伯利亚高压控制,冬季气温低至-30℃左右;
因此,包括堪察加边疆区首府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在内,半岛的人口大多集中在南部区域。

堪察加半岛的火山群
另一方面,堪察加半岛不仅南北狭长,地形还以山地为主,地势条件非常复杂,包括29座活火山以及160座死火山在内的密集火山群,当中的克柳切夫火山,海拔高达4850米,不仅是亚欧大陆最高的火山,也是全世界最活跃的火山之一;
高纬度造成的寒冷气候,再加上高海拔地形,堪察加半岛还分布着大量的冰川,数量高达414座,总面积达到847平方公里;
冰川+火山,这种“冰火两重天”的自然条件,使得生活在堪察加半岛南端的人,想要通过半岛北上进入亚欧大陆,难度相当之大,而其他方向则是一望无际的辽阔海洋;

全城探秘想来想去,可能也只有“孤独”才能概括这种感觉吧。
地理位置造成的偏远
寒冷气候导致的孤僻
狭长形状形成的孤独
综合起来,就是名副其实的偏僻了!
关于堪察加半岛的偏僻,大家估计首先想到的一点,就是堪察加边疆区首府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虽然地处亚欧大陆,但却是全世界仅有的两座无法通过陆路到达的城市;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位置
另一座是秘鲁的伊基托斯,因为深居亚马逊雨林内部,无法修建公路和铁路;
而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呢,之所以无法通过陆路到达,就是因为全城探秘上面提到的几点;
要知道,堪察加边疆区的面积可一点都不小,达到46.4万平方公里,但你可能想不到,这么大一块区域内,迄今为止居然没有一条铁路,而整个堪察加边疆区铺设有硬质路面的道路总长也才1176公里,此外还有约960公里的砾石路;

俄罗斯道路网络,堪察加半岛的道路是“孤立”的
这么一点道路,即使在半岛内部也无法形成道路网络,更别说跟其他地区连通了。
因此,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乃至整个堪察加边疆区与外界的联系,基本上只能靠海运和航空;
港口方面,主要是位于阿瓦查湾的勘察加港,拥有12个泊位,年货物承载量约100万吨,航空方面,堪察加边疆区拥有32座机场,其中最主要的航空门户,是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西北32公里的叶利佐沃机场,拥有两条3400米长的跑到,年旅客吞吐量约60万人次。

堪察加港口
但实际上,堪察加半岛的偏僻,远远不止于此!
全城探秘认真查找资料,又总结出了几个非常典型的“体现”:
1.沙俄发现堪察加半岛,比达到我国黑龙江流域晚了数十年。
大家都知道,早在1650年前后,不断向东扩张的沙俄就已经开始骚扰侵袭我国黑龙江流域,随后经过雅克萨之战,清政府与沙俄在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俄国在远东地区南下的脚步才停止;

沙俄扩张地图,堪察加半岛属于最晚到达的地方之一
但彼时的沙俄,又花了数十年时间,直到1697年才抵达堪察加半岛,随后俄罗斯探险家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维奇·阿特拉索夫率领120人的探险队沿着堪察加半岛西海岸南进,又用了十年时间,到1706年沙俄才正式将半岛划入版图。
2.即使已经被划入版图,但沙俄仍然未能彻底了解并掌控堪察加半岛。

直到1713年,半岛上只有大约500名哥萨克定居,接下来数十年,俄罗斯多次派出队伍对堪察加半岛进行探险,到1740年,如今的堪察加边疆区首府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才开始建城;
随后又过了一百多年,1849年,堪察加半岛才单独成立了行政区划,堪察加州。
3.即使已经成立堪察加州,但堪察加半岛跟俄罗斯地方的联系仍然非常困难。

如今的堪察加边疆区
1820年,如今的堪察加边疆区首府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才跟鄂霍次克之间开通了邮政服务,但一年只送两次邮件;
接下来,直到1910年,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与鄂霍次克以及尼古拉耶夫斯克(也就是原属我国的庙街),才建立了正式的无线电通信;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在今天,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与外界连通,航空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然而直到1903年,莱特兄弟才试飞了世界第一架飞机,1919年,英国与法国才开通了全世界第一条定期国际客运航班,至于俄罗斯开通民航时间更晚;
也就是说,从1740年建城开始到飞机投入民用,这长达200多年时间里,哪怕是俄罗斯人,也只能通过海运抵达堪察加边疆区首府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4.由于堪察加半岛太过偏僻,历史上曾多次差点被俄罗斯放弃;

克里米亚战争
一次是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1854年,英法联军对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展开进攻,虽然被俄军击退,但这座城市实在太过偏远,很难得到支援,所以沙俄也做好了放弃这座城市的准备;
1855年3月,沙俄远东地区总督命令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守军准备疏散,“一有机会就离开”,城市居民也被转移到半岛北部区域,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被废弃,一直到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俄罗斯人才重返这里;
而在战争结束不久,由于害怕被英法联军占据,沙俄在1867年以720万美元把阿拉斯加地区卖给了美国。

阿拉斯加地区
还有一次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彼时苏联才成立,处于四面被围攻的态势,为了缓解危机,1920年苏俄决定出售或租赁堪察加半岛给美国,并跟美国商人华盛顿·范德利普进行谈判;
当年10月底,双方签署了一项初步协议,授予美国60年的特许权,用于开采堪察加半岛以及东经160度线以东西伯利亚地区的自然资源,苏俄的条件,是美国要承认自己,并在1921年7月1日前恢复两国正常的外交关系;

东经160度线以东区域,包括今天的堪察加半岛和楚科奇半岛
虽然这个协议最后并没有生效,但每次遇到危机时,俄国总会考虑放弃或出售堪察加半岛,也从侧面说明,这座半岛实在太偏僻了,即使俄罗斯“嗜土如命”,也觉得拿不住这片区域(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为防止文章被抄袭洗稿加了水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