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说秸秆在20年前,甚至不到20年,仍然是农村很重要生活物资,不会在田野一把火烧了,很多从农村出来的朋友,都表示支持,有一些仍然有自己的不同观点。下面我觉得还有必要解释一下。
(燃烧秸秆迅速产生大量烟霾,这是烧火做饭无法比的)
首先烧秸秆对大气影响。烧秸秆自古就有之,但是在20多年前,农村人口还是国内主要人口分布,当时主要就是烧柴草。把秸秆从田野收集回去,每天就是那么烧一点,要经年累月才能消耗光,即使到了做饭时,村里各家各户炊烟袅袅,也可以迅速融入大气中。
现在很多的秸秆没用了,在田野一把火烧掉,就相当于一次烧掉以前几十天,或者几个月的秸秆杆燃烧量,况且农业收割时间基本差不多,家家户户都如此,会给大气迅速排出大量的烟霾,随着风吹造成一些地区环境雾霾急速增多。
湖南多地同时烧秸秆就是这样,突然间大量的烟霾进入大气,根本稀释不了,对很多地区造成严重的雾霾影响。它跟以前各家各户煮饭烧水的燃烧不一样,那样可以迅速分解稀释于大气。
(很多田地靠近山岭)
第二,对消防的影响。随着大家进城的多,经济条件好,很多农村地方也开始用电气,对柴草需求下降,曾经光秃秃的田间地头,山边岭旁,村前屋后,就长了很多树木野草,要是二十年前,就是在田里燃烧秸秆,也难以蔓延到山岭,村旁,因为到处光秃秃的,山岭边的松针也勾的干干净净,牛也多,吃的干干净净,杂草杂树很少,没有蔓延的介质,那些年火烧山很少存在。
现在就不同了,村口的杂树都有碗口粗很正常,以前的一些主要田间道两旁都是杂草,山岭旁的田地很多都荒了,被杂草覆盖,村里有几头牛都是稀奇物... ...国庆回家,村里主要的几条田间道,不是杂草丛生,就是需要打除草剂,才能保持道路的痕迹。
(山火很多都是人为失误引起的)
这时候就怕火了。如果哪个在田间烧秸秆,比较靠近山岭那种田地,太容易失火了。就拿周边来说,因为烧田间地头的杂草,秸秆,就蔓延烧了几次山,把岭上的松树全给烧光了,甚至一度差点要烧到村里。消防队也没办法,长久没人上去打柴割草,岭上路都被杂草遮严实了,进不去。
几个岭被烧,很多桶口粗的松树被烧,损失惨重。后面复植,结果茅草长得很快,一年就比人高了,松树很多被遮死了。
平原,大平地还比较安全,最怕的就是靠近山林的田地,烧秸秆杂草风险太大了。这种情况,的确要考虑,否则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可能就会像俄罗斯一样,到处都是火点,消防都忙不过来。
(扑火非常危险)
第三,作为肥力的存在作用。其实不少人提到了,以前农村大量使用草木灰,秸秆拿回去煮饭烧水的灰烬,可以作为很好的农家肥,可以提高肥力,但是不是绝对的。秸秆主要是水分,晒干了也是碳多,一块田的秸秆烧了,大多变成烟霾飞走了,也没多少灰。
这些撒到田里,可以让土地松散,有一点肥力,但是让土质好有肥力,还是主要靠粪肥,麸肥这些。
这里还得考虑一个问题,风力。如果是烧完就翻地,还可以留住这些秸秆灰,要是像很多地方冬天不耕作,冬天风大的很,不出几天,就给全吹的不见了。有一句话叫什么来着,灰飞烟灭,就是这样了。根本存不住肥。
(化肥生产提高了作物产量)
像湖南很多地方烧秸秆,冬天不再种其他东西,而且土地干的很,问问农村朋友就知道,这些秸秆灰能在春天帮助生产么?早就吹不见了。
有些人说什么刀耕火种,现在是文明社会,还看那些落后的方式么?刀耕火种,是原始人烧一个地方,一年或几年耕作,肥力下降就走人,再换一个地方耕作,对于年年耕作的地方是不是要荒几年再耕作?为什么封建社会都没几个人刀耕火种了,现代人还要拿刀耕火种说事?这是无稽之谈。
第四,害虫过冬的温床。现在没多少把秸秆往回带,而且收割机割的比较高,留在地里的秸秆一大截,这些都给昆虫越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很多人说,躲在秸秆里越冬的害虫比较多。这的确是个大问题,但是为什么水稻之前都打农药,秋天还那么多充钻进去过冬呢?
(害虫越冬)
除了秸秆在田间越冬存留外,这还有一个生态的问题,就是这些害虫的天敌少了。如果田里有大量的青蛙,在越冬前就可以吃掉不少,但是现在农药用量多,农业机械,对青蛙的伤害太大了。缺乏天敌,白鹭泛滥,也造成很多地方青蛙被灭绝式掠食。
但是也得考虑一个问题,现在鸟类多了很多,大冬天可以成群结队的田里搜寻食物,难道就不会减少害虫吗?其他的诸如马蜂被大量掏窝,蝎子被抓捕等,都有可能造成害虫失去很多天敌。
害虫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长期滥用农药,造成有些害虫早已完成了新一代的更迭,耐药性更强。
所以焚烧秸秆是一个很系统的问题,不是说一把火就行了。各方应该出谋划策提高秸秆利用率,思考怎么才能处理曾经的生活物资,现在的累赘。
而不是仅仅一句刀耕火种可以解决的,几百年几千年了全国除了几个偏远的村庄也没刀耕火种,难道让我们返古么?提高肥力也是有限的,而且不注意焚烧时节,风一吹就没了;要是控制不好,现在农村人口原本就少,可能造成大面积的蔓延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