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打工多年的李明,开始厌倦了打工生活。有一天,他发现了种植中草药的商机。
起初,李明决定种植一种常见的中草药——黄芩。他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精心培育。
然而,当他的黄芩收获准备上市时,却发现市场上的黄芩供过于求,价格低得让他心痛。
李明算了算成本,每斤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他觉得至少要卖 10 元一斤才有得赚。
但市场上到处都是黄芩,收购商给出的价格只有 6 元一斤。这让李明陷入了困境,他开始反思自己的选择。
他意识到,自己在决定种植黄芩之前,没有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情况。
只看到了别人种植黄芩赚钱,就盲目跟风,结果导致市场饱和,价格下跌。
吃一堑,长一智。
李明决定重新寻找一种有市场潜力的中草药。
经过一番调研,他发现艾草的市场需求在不断增长,而供给相对不足。
于是,李明果断调整方向,开始种植艾草。
这一次,他格外谨慎,不仅关注艾草的种植技术,还时刻留意市场的动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明的艾草迎来了丰收。
而此时,市场上对艾草的需求依然旺盛,供给却没有跟上。
李明抓住机会,按照“价高者得”的原则,将艾草以每斤 15 元的价格出售,赚了个盆满钵满。
通过这次经历,李明深刻理解了供需定理。
比如,在他决定种植黄芩时,市场上的黄芩供给远远超过了需求,价格自然下跌。
而当他改种艾草时,市场对艾草的需求大于供给,价格就上涨了。
他还发现,要想在中草药种植中获得高利润,还得摸清竞争环境。
如果有很多人都在种植同一种中草药,竞争激烈,价格就很难提高。
而选择相对冷门但有潜力的品种,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垄断,获取更高的利润。
就像他种植的艾草,在当地只有他和少数几家种植户大规模种植,因此在市场上有一定的话语权。
如今,李明的中草药种植事业越做越大。
他总是告诫身边想要创业的人:“在农村种植中草药,不能只埋头苦干,一定要关注市场的供需关系。你的价值,不取决于你付出了多少,而取决于市场对你的需求,取决于你的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