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8年艰苦谈判,贝尔湖的归属终于有了结果,我国拿回多少面积

月浩叙事 2024-11-11 17:51:51

中国领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如果算上海洋湖泊和领海,一共有1045万平方公里。

但在近代,中国光领土面积就有1154万平方公里。

那时外蒙古还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梦驼铃里一句“风沙吹不去苍白海棠血泪”让多少国人流下心碎的泪水。

中国与外蒙古的版图拉扯,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后。

直到1962年,中蒙两国才签订了国际边界条约。其中有一处著名的湖泊,也因此被划分成了两个国家的归属。

它就是曾被称为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姊妹湖之一的贝尔湖。历史上我国曾历经8年谈判,最终我国拿回了贝尔湖多少面积?

一、贝尔湖的历史渊源

贝尔湖最早走进人们的视野的时间,还是发生在明朝洪武大帝朱元璋时期,那时它还叫捕鱼儿海。

当时元朝灭亡后,蒙古诸部仍与明朝对峙。元顺帝逃亡至应昌(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之后又传位于元昭帝。

元昭帝死后,其次子托古思帖木儿继位,仍奉国号为大元,年号天元。

元朝还做着重归古都复国的大梦,不时侵扰明朝边境,抢掠一空就扬长而去。

时年洪武二十一年时,明洪武帝朱元璋任命徐达、常玉春、蓝玉等人北伐。

当年蓝玉探知托古思贴木儿在捕鱼儿海附近时便孤军深入,日夜兼程,巧妙伪装。

其趁夜赶到捕鱼儿海附近,大败元军,一举灭掉了北元的小朝廷,让其再也没有了反扑复国的可能。

此一战不仅让蓝玉在历史上一战成名,也让捕鱼儿海这个特别的湖泊在中华历史的版图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贝尔湖一直被作为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一颗明珠,与另一内湖呼伦湖一起被称为姊妹湖,曾一直是我国游牧民族的重要栖息地。

其实早在汉武帝时期,就曾在贝尔湖附近发生过针对匈奴入侵的漠北之战。

贝尔湖也一度成为抵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屏障。

清朝时期,清政府对这片游牧民族的大草原实行分而治之的策略,设置了内外蒙古,并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大清对外蒙古保留相对独立的治理体制,册封蒙古王公,并驻扎军队,对内蒙古则是设立蒙旗,与清廷的其他地区采取一样的管理制度。

康熙年间,准噶尔侵入贝尔湖畔地区,被康熙亲帅的大军平叛成功,顺势把贝尔湖畔地区划入内蒙的管理范畴,成为了清朝版图的一部分。

随后清政府将巴尔虎部数千人迁徙至此,并在此设立了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然而新迁来的部族与当地的蒙古旧族之间经常发生冲突。

清政府为了缓和两族之间的矛盾,将贝尔湖大部分面积划归给了当地的蒙古旧族。

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的落后和无能,导致外敌入侵时无力自保,只能一味的赔偿割地屈辱求和。

据历史记载,在未发生分裂之前,当时包括外蒙古在内的中国领土的地图形似一片海棠,也被称为秋海棠地图。

1911年,国内辛亥革命爆发,外蒙古在沙俄的支持下趁机单方面宣布独立,当时贝尔湖的大部分地区也被划入了外蒙古的领地之中。

虽然当时并未获得中国政府的认可,但国内当时无力顾及边疆的混乱局势,导致当时的外蒙古其实已经脱离了中国的统治。

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曾出兵过蒙古地区,并于1915年与蒙古沙俄签署了《中俄蒙协约》,也仅是名义上保留了对外蒙古的主权地位。

1921年,在苏联的强势介入下蒙古国经过公投再次对外宣布独立,并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

1939年,贝尔湖畔再次成为战争的前沿,史称诺门坎战役。

当时日本已经占领了中国的东北地区, 日本关东军企图继续北上,目的是占领蒙古东部地区,为下一步侵入苏联做准备。

最终日蒙苏三方军队在贝尔湖畔附近的诺门坎展开激战,结局以日军北上失败而告终。

这促使日军放弃北上计划,改为进攻太平洋诸岛,偷袭珍珠港,结果被美国投放了两颗核弹,也间接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946年时,民国政府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国民政府正式承认了外蒙古独立的实事。

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对中蒙边界的区域划分重新提出异议。

二、八年的谈判之路

1954年开始,在周总理的主动提议下,中国同蒙古正式开始以和平谈判的方式,力图解决边界纠纷难题。

蒙古方认为贝尔湖一直以来就隶属于外蒙古,边界划分上理应将贝尔湖一带划为蒙古领土。

中国方面认为,蒙古国在清朝时期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当时对贝尔湖的划分是为了缓和新旧部族之间的矛盾。

所以这是国家领土内部之间的部族矛盾,不能片面的认为这是外蒙古的领土。

双方观点上的差异,让谈判一时陷入僵局。

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民生萧条,急需休养生息。

国家秉承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遵循和平友好协商合作共赢的精神,重新审视中蒙边界矛盾,核心的争议点聚焦在对贝尔湖的归属划分上。

中国方面希望能获得贝尔湖的部分控制权,蒙古方面也是主张其权利的完整性,背后还有苏联的支持。

双方代表团就这样不断据理力争,自古以来邻国之间边界的确立都关系到国家领土的完整,代表了国家主权的独立不可侵犯。

因此边界之争断断续续,谈判也持续了八年之久。

最终依据民国时期的一幅《边疆地图集》,为贝尔湖的划分提供了依据,中蒙在1962年达成一致协议,签订了《中蒙边界条约》。

条约中注明了贝尔湖一份为二,中国对该湖泊占有6.6%的权益,大约40.26平方公里属于中国。

蒙古国占有湖泊的93.6%,约568.52平方公里。

至此,八年的中国蒙边界谈判落下帷幕。

虽然中国只拿到了7%左右的面积,但对中国同样意义重大。

这不仅为内蒙古地区的游牧民众争取到了湖泊的部分使用权,还有丰富的自然风光,为我国游牧民族休养边牧带来了很大便利。

边界的划分虽然在当时引起不小的争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也接受的这个现实。

边界之争不仅涉及复杂的历史因素,还涉及国家军事、政治、经济,也涉及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这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对中国历史的一次铭记和注脚,体现了大国博弈对国际交往的影响。

当时的新中国需要一个稳定的发展期,尽管贝尔湖被归属于两个国家,但因其深厚的历史渊源,使得其成为中蒙两国人民情感的纽带。

这也为中蒙两国的和平共处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贝尔湖的风光资源

贝尔湖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西南部边缘,是哈拉哈河和乌尔逊河的吞吐湖。

作为北方的内陆湖泊,地处广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蓝天白云,牛羊成群,使贝尔湖成为一处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

湖水质地清澈,是一处天然渔场,湖内鱼类丰富,盛产的鲤鱼、白鱼等口感绝佳,也吸引了大批鸟类来此栖息。

每年的四月到十月期间,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贝尔湖旁都矗立着很多蒙古包,来这里旅游的人群络绎不绝。

这里不仅有美丽的沙滩,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风光,多彩的民族风情,更是一处绝佳的避暑胜地。

为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培育特色风景名胜,当地政府还修建了三百多米长的游泳浴场,开放民族特色蒙古包等。

还可以开展蒙古族的骑马、摔跤、射箭等特色娱乐活动,使游客感受蒙古的民俗文化,品尝地域的特色美食,领略着异域风情。

贝尔湖还是最具欣赏价值的天然淡水湖泊,没有过多的人为污染,更具原生态味道。

湖泊四周森林郁郁,是天然的氧吧,天上飞鸟聚集,水面倒映着白云,吸引着众多的摄影爱好着相继奔赴而来,拍摄这自然的和谐之美。

等到冬天,这里又是白雪皑皑,贝尔湖被冻成了一面坚硬的大镜子,成为当地有名的滑冰场所。

这里不仅展示了蒙古的民俗风情,也为各族人民团结和睦贡献了力量。

贝尔湖又被称为蒙古文化的起源地,据当地牧民描述贝尔湖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

虽然中国仅拿回少数归属权,但也同样意义重大。

0 阅读:143

月浩叙事

简介:社会不只是现实,还有搞笑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