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从去年吉米卡特决定不再治疗自己的癌症,而是回家度过最后一段平静的时光之后,这本身就不算一个意外。

吉米卡特究竟是何许人也,他的离开意味着什么呢?其实吉米卡特吧,在1977年到1981年的美国总统任上,表现并不突出,可以说乏善可陈,而且不少政策还比较有争议,这也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比如从吉米卡特的信仰来看,吉米卡特的信仰是特殊的英国公教浸信会信徒,浸信会对于信仰的要求是比较重视人的是非观念,同时热心社会公益,这让吉米卡特在个人品质上,呈现出比较高的道德水平,甭管这种道德水平到底是真的还是装出来的,同时在吉米卡特的职业生涯中,他在担任总统之前的前一站是乔治亚州州长,这是一个南方的、相对偏远且保守的红州,与波诡云谲的华盛顿特区交集不大,政治斗争也相对简单,这些都养成了吉米卡特看问题比较简单,比较以单纯的是非对错来进行简单决策的特征。

比如在1979年的伊朗革命中,吉米卡特的决策就受到了这种朴素是非观的影响,犯了大错,在吉米卡特的眼中,国王这个封建君主毫无疑问是邪恶的,而苏联作为美国的敌人毫无疑问也是邪恶的,因此,巴列维国王是万万不能要的,在巴列维国王不能要的情况下,为了抵抗勃列日涅夫南下,美国必须选择一个足以抵抗苏联的势力在伊朗执政,最后美国选择了谁?没错,伊斯兰教教士集团,也许是因为在吉米卡特看来那些伊朗的乡村神学士和他一个经常到教堂客串布道的浸信会信徒,应该很有共同点吧,结果不出意外,霍梅尼上台之后,采取了对美国的敌视政策,让美国在伊朗长达二十多年的经营全部付诸东流了。
也正因为如此,其实美国政坛对于吉米卡特的评价是不算高的,吉米卡特的外交策略也是后来被美国国内反思了很久的价值观外交(当然,现在民主党又把价值观外交拾起来了,这是后话),不少美国人都表示,吉米卡特更适合在联合国秘书长的位置上待着,而不是去当美国总统,而吉米卡特也确实如此,在卸任之后最喜欢担任的就是各种外交特使,这可能是最适合卡特担任的职务了。

当然,咱们中国人对于吉米卡特来说,还是有些感情的,不仅是因为卡特和我们的关系不错,最关键的是,在吉米卡特的任上,实现了中美建交,在中美关系史上这是毫无疑问的大事,所以,在吉米卡特离世,咱们还是怀念怀念这位曾经在中美关系史上有过重要作用的老政治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