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用户没用“附近”,却被频繁定位,背后各打算盘

雾隐青山外 2025-03-28 12:26:39
小红书这回算是摊上事儿了。你说这年头,谁手机里还没几个APP啊?但像小红书这样,偷偷摸摸、没日没夜地扒拉你隐私的,还真不多见。

你说它图啥呢?这事儿啊,就像你走在街上,突然发现有人在你家窗户外面架了个望远镜,对着你家一顿猛看。你啥感受?肯定浑身不自在,恨不得冲上去问他:“你丫看啥呢?”小红书这事儿,本质上就是这个理儿。用户们发现,这玩意儿后台访问定位、照片、视频,甚至连剪贴板都不放过,简直比你亲妈还关心你。一天几千次的访问量,这是要干啥?难道是怕你走丢了,给你指路?知道为啥吗?这背后啊,当然是利益在作祟。

不是我说,现在互联网公司,哪个不是在绞尽脑汁地挖掘用户数据?数据就是金矿,挖掘得越深,就能提炼出更多的“黄金”。想想看,你的位置信息,可以用来精准推送附近的商家;你的照片和视频,可以用来分析你的喜好;你的剪贴板,嘿嘿,说不定还能窥探到你正在搜索或者复制的购物信息。这种操作,相当于把你的生活扒了个精光,然后用这些信息,精准地向你“投喂”广告。这种情况,就好比养猪。把你喂得白白胖胖的,然后…你懂的。但问题在于,这猪还没同意呢,就被强行喂食了。用户授权是啥?在某些APP眼里,那可能就是个摆设。反正你点了同意,啥都好说。至于你到底知不知道同意了啥,who cares?

而且,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很多用户压根就没用过“附近”功能,甚至都不知道有这功能。那小红书为啥还要死命地获取你的定位信息呢?难道真的是为了防止你迷路?还是说,它在下一盘更大的棋?记住:免费的才是最贵的。你以为你在免费使用APP,其实你才是那个被贩卖的商品。再说说这事儿背后的社会现象。现在的人,对隐私越来越敏感,但同时,又越来越依赖互联网。这种矛盾心理,简直就是当代社恐人的真实写照:既想与世界保持距离,又害怕被世界遗忘。所以,当隐私泄露的事件发生时,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恐慌和愤怒。但愤怒之后呢?

该用还是得用,毕竟,生活已经离不开这些APP了。这种操作,简直就是温水煮青蛙。慢慢地,你就习惯了被监控,习惯了被“精准推荐”,习惯了把自己的隐私暴露在阳光之下。但是,这真的合理吗?难道我们就应该心甘情愿地成为互联网巨头的“数据奴隶”?我看不见得。记住:隐私不是免费的午餐,需要我们自己去争取和捍卫。所以说,紧急关闭小红书的权限,这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要轻易授权不必要的权限,要时刻警惕那些“流氓”APP。说到底,这事儿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保持警惕,保护好自己的隐私。毕竟,谁也不想成为别人眼中的“透明人”。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人越来越焦虑的原因之一:生活在一个随时可能被“窥探”的世界里,谁能安心呢?人真的是太难了!
0 阅读:0